首页>
根据【关键词:勒】搜索到相关结果 103 条
-
简论勒姆布鲁克的雕塑艺术
-
作者:
韩祥翠
唐珂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勒姆布鲁克
结构造型
象征性
-
描述:
威廉·勒姆布鲁克是十九世纪德国著名雕塑家,也是一个狂热的民族主义者。他将多舛的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充分融入自己的作品中,揭示了二十世纪前后风云变幻中的民族境遇对个人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他雕塑中那变形
-
绘画与简化
-
作者:
巴欣盛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柯勒乔
马远
《历代名画记》
里希特
中央美术学院
提名展
八大山人
马蒂斯
中国油画
-
描述:
绘画是一个不断简化的过程,也是情感和思想以及精神的梳理调整方式,从而更真实、准确地表达自身的感受,创作出精神上单纯朴素的作品。发现自己偏好和关注的画家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简约。尤其是那些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的画家,如八大山人、马远
-
梦化成画 画化成梦:漫谈我的绘画观
-
作者:
沈国荣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法身无相
中事
三层意思
六祖慧能
丢勒
富春山居图
画中
莫奈
黄公望
楞严经
-
描述:
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楞严经》"观"有三层意思:一是观看,二是观念,三是景象。从我画画的角度和体悟来看,这三层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观看的层次影响着观念的层次,而观念的层次又会影响景象(作品)的层次。换句话说,观看好比"选种",观念好比"种子",作画好比"种植",而景象
-
探究坦培拉与大漆的综合技法
-
作者:
王旻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表现风格
晕染
胶粉
中国漆
画心
丢勒
意大利语
结合剂
胶性
-
描述:
一、西方坦培拉与东方大漆坦培拉是英语Tempera的音译,来源于古意大利语,意为“调和”“搅拌”,后泛指一切由水溶性、胶性颜料及结合剂组成的绘画,也常单用于鸡蛋等乳性胶结合剂构成的绘画。中国有“蛋培拉”“丹培拉”等多种译音,也有根据使用媒介译作“蛋清胶粉画”“蛋清画”“蛋白画”“蛋彩画”等。坦培拉并非只使用蛋液,也使用其他水溶胶性材料做媒介。大漆又称为天然漆、生漆、土漆、国
-
巨幅肖像画大师:严培明
-
作者:
David Barboza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策展人
格勒兹
个人画展
谷文达
何香凝
中国画家
现代艺术博物馆
蓬皮杜艺术中心
艺术评论家
艺术潮流
-
描述:
一、上海艺术家严培明抽着一支古巴雪茄,在一间宽敞的工作室中来回踱步,屋内凌乱地摆放着他新近完成的一系列水墨画,这些作品是他即将在美国举办的首次个人画展中的一部分。在一次采访中,他说他非常希望能够为即将到来的纽约个展创作一些新鲜的、充满力量的作品。这位现年46岁、成名
-
雕塑艺术中的细节与整体
-
作者:
李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布朗库
西方绘画
雕塑作品
空间的无限性
《琵琶行》
《蒙娜丽莎》
丢勒
雕塑艺术
梵高
审美客体
-
描述:
生活中某些微不足道的的细节,反映在雕塑中可能产生有限中间无限的积极作用。形象的完整性我外表现在对细节的选取夸张淘汰。对性格有关键作用的细节是构成全局不可缺少的局部。抽象化的基本形不是排斥与主题密切相关的细节。对细节的提炼取舍,不是着手创作时才开始的。作者对意象创造即接触审美客体时已经接受某些细节的启迪。尚未成熟的也能反转来影响形象穿创造的的失。不论雕塑规模多么宏伟,意蕴多么深广,这一切交织她所在
-
手绘在设计中的重要性
-
作者:
唐一文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勒·柯布西耶
工业需求
使人
达芬奇
赖特
记忆能力
巴洛克风格
新古典主义风格
贝聿铭
第一时间
-
描述:
工作、生活于城市中的人的需求应优于掠夺式的工业需求,电脑的广泛应用,使得现在的设计师离手绘越来越远。电脑极大的带给人们方便、准确、高效的生活,但是设计师在第一时间迸发出的灵感和对事物的直觉,是电脑表现不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电脑的制作下破灭了。手绘在艺术发展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无可替代的地位,米开朗基罗既是建筑师,又是工程师,同时还是画家、雕塑家;达芬奇更是一位天才,他不仅是画家、建筑师、还是机械设计师、科学家。他们的为后人留下的手稿有极为珍贵。
-
趣味的肖像 ——德国浪漫主义画家温特哈特
-
作者:
叶丹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德国浪漫主义
纤腰
淡彩
明眸善睐
色彩运用
鲁本斯
世界博览会
维多利亚女王
温特
拿撒勒
-
描述:
温特哈特创作油画是直接在画面上作画,而不做任何底稿的。但他也为大型的创作积累素材,其中有各式素描以及水彩样稿,比如为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女所绘制的铅笔淡彩的小像,寥数笔就把少女的明眸善睐、纤腰一握表现了出来,显示出画家卓越的塑造能力。另外一幅小稿则描绘了一位贵妇的背影,长裙的质地和花纹的|繁复尽在简单有序的笔触之中,色彩运用亦恰到好处。
-
我们生活在以“方”为基本形的世界里
-
作者:
张宇彤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变过程
这个世界
空间的
方体
四棱柱
加勒
三棱柱
三维世界
天圆地方
三棱锥
-
描述:
加勒特曾说过“点、线、面、体是用视觉表达质体——空间的基本要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或感知的每一种形状都可以简化为这些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单纯从视觉来看,眼睛是我们和这个世界
-
自然还是人为?
-
作者:
宋扶日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质变过程
这个世界
空间的
方体
四棱柱
加勒
三棱柱
三维世界
天圆地方
三棱锥
-
描述: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1967年出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他拥有冰岛血统,父亲是厨师,同时也是业余艺术家,母亲是一名裁缝。童年时期父亲的影响和冰岛的自然景观曾经深深地影响着他,并激发了他的艺术创想。 埃利亚松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作品形式来阐释他对感官、运动、体验、自我认同等问题的理解,他在作品中不断地探讨人与社会的内在关系。
<
1
2
3
4
5
6
...
9
10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