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勒】搜索到相关结果 19 条
-
何处寻梦——观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之我思
-
作者:
聂危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寻梦
西方艺术
策展人
萨斯病
巴勒斯坦问题
马丁·路德
艺术家
威尼斯
双年展
纳米
-
描述:
创建110年,欣逢第50届双年展,今年的水城威尼斯令艺术家心驰神往。本届双年展策展人弗朗西斯科·博纳米(FrancescoBonami)有感于因9.11事件、巴勒斯坦问题、恐怖丰义、萨斯病毒、伊拉克
-
双腔右心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
-
作者:
赵毅兰
林辉
温昭科
来源: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断彩
双腔右心室诊
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描述:
目的:进一步认识双腔右心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与法乐氏四联症肌束肥厚、肺动脉瓣狭窄的区别.方法:对22例双腔右心室手术患者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和术后结果对照.结果:诊断符合率95
-
解读军装
-
作者:
秦华军
来源:
华北民兵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蒙古
锡林郭勒盟
天堂草
合力
指挥控制
边境
边防部队
视频监控
发展
军民融合
-
描述:
五彩缤纷的服装世界中,你的颜色最鲜艳;名牌林立的时装潮流中,你的光彩最眩目;新颖别致的制服中,你的气质最庄严。你,就是那令无数热血男儿着迷的绿军装。党旋下,有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假性动脉瘤的影像学对比研究
-
作者:
郑彤
林喜荣
郑建龙
郑玉明
来源: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血管造影
影像检查
假性动脉瘤
-
描述:
目的:评论各影像检查方法对假性动脉瘤(PA)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54只活体模型兔行动脉造影、CT、MRI、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对比分析.结果:动脉造影能直观动态显示PA与载瘤动脉全貌和侧支
-
走进伏尔加格勒
-
作者:
罗占辉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名字
士兵
金帐汗国
雕像
浮雕
伏尔加河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中心广场
街道
战役
-
描述:
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顿河大拐弯以东60公里处,是俄罗斯欧洲部分东南部的水陆交通枢纽,欧亚两洲的咽喉。历史上,伏尔加格勒一度成为军事重镇,也因此饱经战火的洗礼。1942年举世瞩目的斯大林
-
杰里米·边沁和自体圣像艺术(上)
-
作者:
梅伦·博塞维奇
王珍珍
史新慧
来源:
美与时代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杰里米
哲学观念
马勒
后现代
边沁
伦敦大学
解剖学家
西方哲学史
希区柯克
贝克莱
-
描述:
在西方人体艺术发展的历史中,英国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创造了一种罕见的艺术特例——自体圣像艺术。他死后,其肉体被解剖并重新组装,至今仍以活生生的形象放置在伦敦大学的一条走廊里。边沁以肉身作为使自己不朽的“纪念碑”,这和他的哲学观念密不可分。在他看来,灵魂是虚幻不实的,只有肉体是真实的实体。如果一件特定的事物,它的最充分的代表者只能是它自己,那么人的肉体就比绘画和雕塑具有和人自身更完美的相似性,就成了人死后自我延续的最有效途径。边沁的自体圣像艺术以及这种“艺术”所依托的哲学在西方具有特异性,但它依然是与西方哲学史对话的产物,并在诸多方面对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实验提供了灵感。
-
室间隔缺损多普勒超声漏诊4例原因分析
-
作者:
亦凡
刘洪雅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诊断
多普勒超声漏诊
室间隔缺损
-
描述:
例 1,女 ,5 6岁。 36年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 ,近 3年反复心悸、气短、乏力。查体见胸骨左缘第 4~ 5肋间有轻微收缩期震颤和 3/6级杂音 ,先后两次多普勒超声检查均未见瓣膜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脾动脉瘤合并动静脉瘘1例
-
作者:
张征
徐光
来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诊断
脾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静脉瘘
门静脉高压
合并症
-
描述:
为 1.5cm ;脾静脉扭曲 ,内径为 1.1cm ,脉冲多普勒为持续血流 ;脾动脉近段扭曲 ,内径达 1.3cm ,于脾门处可见一个 7.6cm× 5 .0cm× 5 .1cm的无回声区 ,边界光滑
-
廊桥赋——为成都安顺廊桥题壁
-
作者:
魏明伦
来源:
四川省情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都
《三国演义》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
魏明伦
戴望舒
二十四桥
《廊桥遗梦》
安顺
题壁
莎士比亚
-
描述:
成都的桥,宛若天上繁星,南门大桥、北门大桥、东门大桥、三洞桥、九眼桥、天仙桥、玉带桥、万福桥、洗面桥、磨子桥、踏水桥、安顺桥、平安桥、卧龙桥、遇仙桥、御河桥、落虹桥……桥桥皆有来历,座座别具诗情,星罗棋布,城里城外,四通八达,穿越古今。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有着400年历史的九眼桥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穿着古色古香唐装的三孔仿古石拱桥——安顺廊桥。每当夜幕降临,笼罩在金黄灯光的廊桥更是光彩夺目;拼装上4幅青石浮雕,每幅浮雕中还嵌入了4首古诗,形成“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意境;而魏明伦撰写的《廊桥赋》也“入住”桥头。在这篇千字美文中,作家纵横捭阖,从远及近,由古到今,从府南河上的这座廊桥言及天下桥梁,立意深远,充满诗情画意和深厚的思想内涵。魏明伦说,这篇千字赋是他苦苦构思、几经斟酌,从初稿的几万字中“淘”出来的。经魏明伦同意,将此赋刊登,供广大读者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