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千万不要找到自己的符号
作者: 高山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几十年如一日   就这样   绘画语言   绘画技法   油画写生   风景写生   我自己   个人展览  
描述: 我总是这样告诫自己,尤其是油画写生。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给予了我异样的享受,每一次面对所画的对象都是一次新鲜体验,都是一次未有过的感动。我怎么忍心几年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仅用那可怜的几块色彩作为对大自然
中国有抽象主义艺术吗?
作者: 高名潞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日常经验   蒙德里安   中国艺术家   图像学   西方现代主义   仰韶   康定斯基   鱼纹   几何形式  
描述: 抽象主义(abstraction)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没有西方现代主义就没有抽象主义,抽象主义是西方现代主义的产物。曾经有人说,抽象就是从具象中抽取出来的简化了的形象。于是,有人就进一步论断,“抽象在中国古已有之”。于是,更有好事者把仰韶彩陶上的纹饰推演为从具象进化到抽象的过程。据说,仰韶彩陶的鱼纹经历了从具象的鱼向抽象的鱼纹演变的过程。然而,考古证明彩陶上“写实”的鱼纹和“抽象”的鱼纹往
立体构成与抽象雕塑
作者: 刘炳南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空间艺术   表现手法   具像   抽象   设计规律   意念   肌理   几何形体   立体构成   城市雕塑  
描述: 雕塑的表现手法无非就是三大类:具像雕塑、意象雕塑、抽象雕塑。具像雕塑是写实与夸张相结合,意象雕塑是变形与意念相结合,抽象雕塑则是形体符号或几何符号与意念相结合。三者都是唯美的空间艺术。随着城市
《福寿门》
作者: 何镇海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几何形体   “福”   现代雕塑  
描述: 现代雕塑几何形体的构成和变化,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福”“寿”期盼。
对工艺复兴的几点思考
作者: 伟光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艺术性   几点思考   当代艺术   装饰   实用性   复兴   艺术设计   手工艺   工艺美术  
描述: 对工艺复兴这个话题笔者试从以下几点进行一点思考. 一.工艺的本质 人类的心灵手巧有多种表现,这种聪慧使我们认识了世界,通过劳动发明了多种与生活有关的器械和物件,这种灵巧若体现在对于器物的设计和有目的的装饰上(如原始社会器物上的装饰是有巫文化目的的),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所谓"工艺美术".
关于"工艺复兴"
作者: 范伟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认识   几点思考   艺术作品   艺术家   艺术领域   年鉴   复兴   手工艺   发展   工艺美术  
描述: 编者按:对于艺术的继承与拓展实质就是对于守与变的认识,而工艺复兴的论题又是对手工艺与工艺美术的发展以及本质精神的探讨.本期<当代艺术三题><适者生存与识者生存><对工艺复兴的几点思考>等文章,是切中以上话题,理论性较强的批评文章.
几何抽象艺术
作者: 保罗·易宝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二次世界大战   构成主义   艺术风格   极简主义艺术   艺术史   抽象派艺术   雕塑   设计形式   视觉艺术   几何  
描述: 极简主义描述了世界艺术史中各种艺术与设计形式中的一种特定艺术门类,它在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发展,受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美国视觉艺术的强烈影响,后来在欧洲风行一时。极简主义是一种将对象(雕塑)拆成最初的
洞或口的看或听
作者: 滕小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汉武   惊人相似   视觉符号   工艺性   几何造型   希腊   艺术   抽象   创作   雕塑家  
描述: 历史常有惊人相似的一幕。以秦皇汉武和希腊罗马的写实雕塑为界碑向前往后各推移18个世纪,1800年之前和之后的今天,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几乎同时拥有着大量的抽象雕塑。不同的是:
科学家的艺术之路
作者: 郭慕孙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数学模型   科学方法   动态艺术   科学家   艺术作品   几何形态   国际学术研讨会   艺术与科学   雕塑  
描述: 本期理论前沿板块共编发3篇文章。关于动态艺术的两篇文章来自粟多壮先生和本刊对中国科学院院士郭慕孙先生的访谈。郭慕孙先生的《几何动艺》是在精确计算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空间艺术。他运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建立
公众·环境·时代——谈雕塑自身以外的几个问题
作者: 贾方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市公共空间   博物馆   公众参与   几个问题   环境雕塑   文字雕刻   室外雕塑   人环境   私人空间   存在方式  
描述: 的各种关系之中。 从雕塑的功能和存在方式看,不外以下种:1、为陪伴亡灵的墓室雕塑(被发掘后大多成为博物馆里的陈列品)和陵园雕塑;2、为信仰而造的神、佛——寺庙和教堂雕塑;3、作为建筑附属物或美化都市公共空间的室外雕塑(也称环境雕塑);4、作为纯艺术而创作的架上雕塑(大多陈列在博物馆和私人空间)。
< 1 2 3 ... 28 29 30 ... 59 60 6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