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兽脚类】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科学界时有骗局
-
作者:
张维
来源:
大自然探索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界
国家地理学会
假化石
兽脚类恐龙化石
科学技术
骗局
古生物学家
鱼化石
人头骨
伦敦地质学会
-
描述:
美国《发现》月刊2000年10月号刊登文章,罗列了20世纪最后20年科学技术领域中影响人类生活的20个重大错误,其中,排在第5位的是关于中国假化石“辽宁古盗鸟”的报道。文中还涉及了曾经发生过的“皮尔当人头骨”事件。这些发生在古生物学中的丑闻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仍有必要记住这些科学史上的骗局,以警将来。 最早的假化石 18世纪德国的维尔茨堡大学,有一位贝林格先生,他不仅是医生、博物学家,还是教堂主教的私人顾问。贝林格对化石的收藏非常着迷,但并不了解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史前生物的遗体或遗迹,竟然以为它们是上天诸神创作的雕塑,是神圣的艺术品,并在校园中到处散布他的谬论。 这所学府的数学家罗德里克和在图书馆任职的埃克哈尔特十分不满他的自负,决定让贝林格出丑,便精心策划了一个骗局。他们收买了一位以寻找和发掘化石为职业的青年,请他把一些伪造的假化石预先埋藏在一个地点,再领着其他人到这个地方挖掘,然后把这些东西送到贝林格手中。 贝林格看到这些奇特的“化石”自然惊喜万分。 “化石”包括当时人们很少见到的昆虫、各种两栖动物和鸟类等,真是“‘妙不可言”。1725年,人们把更多的让人难以置信的这类“化石”摆到...
-
新疆准噶尔盆地侏罗纪石树沟组上部一大型兽脚类跖骨
-
作者:
贺一鸣
JamesM.CLARK
徐星
来源:
古脊椎动物学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跖骨
准噶尔盆地
中晚侏罗世
兽脚类恐龙
石树沟组
-
描述:
准噶尔盆地中侏罗世晚期到晚侏罗世早期沉积的石树沟组产出过包括多种兽脚类恐龙在内的大量脊椎动物化石。描述了一件新的采自准噶尔盆地东北缘五彩湾地区石树沟组上部的兽脚类恐龙左第四跖骨标本(IVPPV18060)。通过与其他兽脚类恐龙第四跖骨对比,该标本可归入异特龙超科(Allosauroidea)。它与其他异特龙超科第四跖骨的相似性包括:近端关节面三角形并有一向后方延伸的舌状突出,向外侧轻微弯曲的骨干,位于骨干后方靠近外侧边的半月形肌肉凹陷,三角形骨干横截面。在异特龙超科当中,V18060与准噶尔盆地将军庙地区石树沟组中发现的董氏中华盗龙(Sinraptordongi)最为相似(除了以上相似性,V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的相似性还包括远端关节轮廓呈近梯形,骨干后部肌肉凹陷与周围边界呈半开放状态)。但是,V18060和董氏中华盗龙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区别:V18060明显比董氏中华盗龙的第四跖骨粗壮,远端内外两髁大小差异相反。这些形态差异可能是由于个体发育或者性双形造成的,也可能代表分类学差异。对比研究和基于第四跖骨形态信息进行的分支系统学分析结果更偏向后一种解释:V18060代表一个不同于董氏中华盗龙但与后者亲缘关系很近的新的兽脚类恐龙。新材料的发现增加了中晚侏罗世石树沟动物群兽脚类恐龙的分异度。在五彩湾和将军庙地区发现不同的中华盗龙类恐龙指示了晚侏罗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中相邻地区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生态分异性或者地理隔离。
-
新疆五彩湾发现了新型肉食恐龙化石
-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北国土资源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脊椎动物
徐星
生物学杂志
中国新疆
兽脚类
恐龙化石
-
描述:
近日,中美研究人员在《系统生物学杂志》上报告称,他们在中国新疆发现一种年龄不到1岁的恐龙的化石,研究表明这种恐龙生活在1.61亿年前的晚侏罗纪,是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新型肉食恐龙,命名为"赵氏敖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