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穿越
作者: 郭华悦   来源: 故事世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床单   青花瓷   红木家具   旧上海  
描述: 半夜醒来,陈明觉得脑子好像要裂开一样。他挣扎着拧开床头灯,发现身处一间复古式的房间,红木家具,青花瓷,连床单都透着旧上海的独特风韵。自己怎么会在这里?他冥思苦想,思路终于渐渐清晰了。
诡谲面具男:波兰艺术家斯塔西斯·艾德哥维奇的海报特色
作者: 张亚圣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塔西   海报   波兰   墨西哥   肖像   艺术风格   面具   艺术家   表达   特色  
描述: 上世纪60年代末期,波兰招贴画中升腾起一股崭新的势力——其外部表象表现为一种抑郁、幽暗的气质弥漫于许多艺术家的作品中,内在机理则表现为对波兰艺术的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的内质思考。这个群体中最具代表性
论《诗魂》雕塑的意象造型观
作者: 德春香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抽象   诗魂   意象   雕塑  
描述: 本文从对"诗魂"雕塑的艺术表现手法;形式及精神内涵的研究分析来阐释"诗魂"雕塑从本质上是写意的,意象的,不是具象和抽象的,体现的是中国传统的写意精神。
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研究进展
作者: 李少峰   刘维良   彭牛生   张小锋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备方法   刀具材料   金属陶瓷   增韧机理  
描述: 概述了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分类和特点,介绍了金属陶瓷刀具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增韧机理,并对其未来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卫生洁具烧成缺陷工况监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研究
作者: 周露亮   胡国林   钟贵全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家系统   烧成缺陷   监测预报   卫生洁具  
描述: 介绍了以隧道窑为研究对象的卫生洁具陶瓷烧成缺陷工况监测预报专家系统的结构,分析了其工况数据采集方法和烧成缺陷知识表示及推理机制,并进行烧成缺陷工况监测预报的仿真,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控功能.
由景德镇青花陶瓷餐具谈环保餐具设计
作者: 龚忠玲   段圣君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陶瓷   陶瓷餐具   环保餐具设计  
描述: 青花陶瓷餐具无铅无毒,耐酸耐磨。这里把青花瓷餐具与环保餐具设计联系在一起,意在让人们的餐饮远离污染,走进绿色、健康的生活。青花陶瓷餐具是经典永恒的设计,对现代环保餐具设计具有引领性意义。它印证
女人
作者: 小岸   来源: 都市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隧道窑   浙江省   景德镇   中国陶瓷   餐具   日用陶瓷   设计要点   高岭土   骨灰瓷   插页  
描述: 小岸 责编高璟推荐语:面对婚姻,大多数女人总是虔诚而无助的,对爱情的虔诚让她们全力以赴,但面对男人的背叛时又让她们崩溃无助。婚姻触礁的那一刻,女人总是受伤最深的那一个。 女人开着一辆名贵的跑车,颜色雪白,看上去,有一种温润、柔滑的感觉。女人很喜欢自己的车,停着的时候,它像一只白色的,安静的兔子,一动起来便灵活矫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对,就是这八个字,用这八个字形容她的车再合适不过了。 女人驾着车漫无目的地在大街上游荡,从城市的东北角,蹿到西北角。她生着一张好看的鹅蛋脸,栗子色的波浪卷发,松松垮垮披散在脑后。脖颈系着一条鹅黄丝巾,俏皮地绾了个结,斜倚在锁骨。女人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可是,不是这样的,事实不是这样,她已经三十五岁了。一个三十五岁的,不再年轻的女人,放弃了许多梦想,许多努力,许多坚持。可是,仍然有一些东西,无法放弃。 最后,女人把车停在一个展销瓷器的广场旁边,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瓷器吸引了她。外面的阳光看在眼里白晃晃的,可是从车里探出身,还是冷得打了个寒噤。北方的冬天就是这样,干冷干冷的,细碎的风吹到脸上,也像小刀子般凶恶地刮过来。 展销的瓷器都是景德镇出产的,那个名叫景德镇的地方,是不是家家户户都会烧制瓷器呢?将这些南方的瓷器运到北方,舟车劳顿,长途跋涉,这中间不知经历多少繁杂的程序。它们都是易碎品,基本上有来无回,哪怕到了最后赔本处理,也决计不会再运回老家。这些美丽的瓷器,都是从出生就离开故乡的。 女人迎着空气中的冷冽,逛了几个摊位后,感觉寒气从脖颈处、双腿下面,凛凛地逼进身体里面。她忍不住双手抱肩,两只手反复摩挲胳膊。她穿的少,上身一件米色开衫;脚上是一双短靴;腿上套着长筒袜;外面是烟色的,只及膝部的裙子。长筒袜虽说是羊绒的,但毕竟只是袜子,这样的天气,抵御不了寒冷。 她在瓷器摊看到一对瓷娃娃,一个小男孩,一个小女孩,伸着脖子撅着屁股抱在一起接吻。她怔怔地看着这对瓷娃娃,忍不住伸出手去摸。卖瓷器的商贩从旁边站起来,操着蹩脚的南方普通话,招呼她,十块钱,做工很细的。女人说,这种娃娃以前很流行,许多地方都有卖。小贩道,是啊,是啊,可是现在没有了,早就不生产了,我这里也只剩下几对了。他补充道,有收藏价值呐,什么东西都一样,只要少了,就值钱了。 “只要少了,就值钱了。”这话说得真好。可是,感情呢?感情是多了值钱还是少了值钱呢? 女人还在犹豫,她的手依旧停留在瓷娃娃身上,抚摸着,端详着。看得出她是真心喜欢这对瓷娃娃。小贩继续怂恿她,十块钱,十块钱,你看,你看,工艺多精致,瓷纹多细腻,这年头十块钱能做什么?嗨,什么也做不了。可惜,女人竟然不买账,还是把瓷娃娃搁回货架。小贩嚷嚷,八块钱给你,怎么样?不能再便宜了。女人回头笑笑,还是摇了摇头。我不是嫌贵,我只是不想买。不买看什么看?小贩失望之余,面露不悦。女人有点不好意思了,从包里掏出一个饱饱的钱夹,迅速抽出张十块的纸币递给小贩,转身取了货架上的瓷娃娃。小贩雀跃了,跟在后面殷勤地喊,喂,我给你包装一下吧。不用了,女人头也不回。 绕出瓷器的展销摊,女人顺手把瓷娃娃放在路边汉白玉栏杆的柱子上。她想,一会儿一定有人会捡走这对瓷娃娃。走了一段路,回头看,柱子上的瓷娃娃孤零零的。女人担心一阵风过来,会把它们刮倒。又急急返回去,把瓷娃娃平放在路边,紧靠着柱子。 做完这些事,女人重新回到车上。她没有启动马达,而是点了一支烟。女人点烟之前,习惯性地把香烟夹在鼻间,贪婪地嗅了半天。小时候在乡下,每当父亲回去看望她的时候,她便会闻到香烟的味道。父亲喜欢抽烟,身上永远飘着一股淡淡的烟草味。女人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有一个弟弟,她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委屈地夹在中间。母亲生下弟弟之后,无暇照管她,就把她送回乡下的奶奶家。她的童年就是在无数次期盼香烟味道的等待中,缓陧流逝的。 女人一边吸烟,一边透过车窗望着被她放置在路边的瓷娃娃。有个过路的妇女发现了它,弯腰拾起,脸上隐隐泛着层意外的惊喜。她抬头向四周张望一下,迅速把瓷娃娃塞进了她的包内。 女人远远地看着这一幕,弹掉手里的烟灰,笑了。 男人曾经送过女人一对这样的瓷娃娃,一模一样,买的时候花了三元钱,在土产日杂商店。瓷娃娃是男人送给女人二十一岁的生日礼物。除去这对瓷娃娃,他还踩着清晨的露水,冒着被守门人抓住的危险,拎着剪刀,翻过围墙,爬进附近一家幼儿园,不多不少,剪了园子里二十一朵怒放的绛红色月季花。男人问,你知道英语里的月季花怎么念?她愣住了,老实地摇摇头,不知道。男人告诉她,rose,rose同时也是玫瑰的意思。在英语里,月季和玫瑰是没有区别的,花店里卖的玫瑰其实就是月季。说完,他耸耸肩,意思是要女人知道,他送她的不是月季,而是玫瑰。二十一朵冒牌“玫瑰”花,以及三元钱的瓷娃娃,俘虏了女人的心。女人清晰地记得自己二十一岁生日的夜晚,她躺在男人宿舍的单人床上,窗外传来隐约的火车的呜叫,桌上的“玫瑰”芬芳迷人,整间屋子都被花香薰醉了。 第二天醒来,她望着睡在身边的男人。他们挤在单人床上,脸挨着脸,鼻子碰着鼻子,他的鼻息热乎乎地喷到她的脸上,她能数清他脸上细微的汗毛。她伸手去摸他,从额头开始,眉毛,眼睛,鼻子。他的鼻子真漂亮,路遥小说里描写某个男人时,总会说他有一只希腊似的鼻子。她甜蜜地想,哦,我的恋人也有一只希腊似的鼻子。他被她窸窸窣窣的动作惊醒了,睁开眼,一把搂紧她,使劲亲吻她的脸。她害羞地躲闪,她说,我要起床了,我要起床了。男人不放开她,更紧地搂着她……他说,我会一辈子对你好。她问,她认真地问,那么,我问你,如果你背弃了我呢?你背弃了我怎么办?好端端的,我怎么可能背弃你?男人惊讶地说,仿佛她的话太离谱,不可思议。他又说,我绝对不会背弃你,如果我背弃了你,出门就被车撞死……呃,女人赶紧用手捂住他的嘴,娇嗔地责备他,叫你乱讲,叫你乱讲。继而,她又做了个凶恶的鬼脸,吓唬他,哼哼,你若是背弃了我,我就……我就杀死你。说完,她“咯咯”地笑了。男人装作害怕的样子,讨饶般,好的,好的,果真那样,俺心甘情愿,死在你手里。 可是,男人送给她的瓷娃娃哪里去了?女人绞尽脑汁地想,怎么也想不起来。搬家的时候弄丢了,还是什么时候不小心打碎了? 女人吸完最后一口香烟,摁灭烟蒂,从包里翻出一片口香糖。口香糖的薄荷味在她的口腔漫溢,凉飕飕的。她启动马达,踩离合,挂档,松手刹,继续开车上路。没有目的,没有方向。她发现自己对这座生活了许多年的城市竟然是不熟悉的,街道楼群呈现出一副生疏的姿态。 这已经是城郊结合处了,路面不时荡起的尘土灰蒙蒙的,两边的建筑也越来越陈旧。附近有一所学校,门口挂着“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牌子,学校门口沿着马路边有几家大排档摊点。 女人把车停在路边,走进一家卖麻辣烫的小吃摊。半下午的时间,天气又冷,除了她,没有其他食客。她坐到最里边的角落,大排档是用塑料薄膜围起来的,挡风,却挡不住寒气。她搓着双手,“哈哈”地往手心呵热气。老板是个矮个子的四川人,脸冻得红通通的。问,要米线还是水粉?她说,米线,多加点酸菜。老板应声忙活去了。 恋爱的时候,她常常跟着男人在路边摊吃饭,清汤面、面皮、馄饨、小笼包,还有米线和米粉。她喜欢吃米线,总是要一碗多加了酸菜的米线,又酸又麻又辣,特别好吃。男人是山里考出来的穷孩子,老家在僻远的农村,那地方除了山还是山,荒凉贫瘠。他家兄弟姐妹多,负担重,结婚的时候,公公婆婆只给了他们一床被褥。每个月,男人微薄的工资有一半要寄回乡下。他没有钱,即使在小摊吃饭,也常常要她结账。女人为了与—贫如洗的男人结婚,不惜付出与母亲断绝关系的代价。 她把男人带回家的时候,母亲抵死不允这门亲事。母亲说,你若非要嫁给这个穷小子,从此不要再登家里的门。她皱着眉头,撇了撇嘴,母亲的话并没有吓倒她。 年长她四岁的姐姐,比她听话,比她争气,姐姐按照母亲的意愿嫁了一个家世优渥,相貌堂堂的如意郎君。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无不对姐姐的这门婚事赞不绝口。母亲试图在小女儿身上复制大女儿的婚姻,只是,她不是姐姐,母亲怎能奈何得了她? 她与母亲的感情始终隔了一层,像毛玻璃,模模糊糊,怎么擦也不透亮。奶奶去世后,她从乡下回到城里。那时,她已经十二岁。母亲在一家国营商店当会计,精明能干。然而,无论精明的母亲怎样努力,也无法填充她们母女之间近十年的空白。母亲曾经当着她的面,满脸沉痛地对商场的同事说,我真悔呀,我真悔,不该把她小小年纪送到乡下,等于白白生了一个女儿
关于举办2010景德镇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的通知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竞争力   产品价值   陶瓷餐具   创新设计   景德镇市   陶瓷工业   人民政府   景德镇陶瓷  
描述: 为进一步加大陶瓷餐具的创新力度,让更多人关注陶瓷餐具设计,重视陶瓷餐具设计,参与陶瓷餐具设计,用设计提升产品价值,增强产品综合竞争力,共同推动全国陶瓷餐具产业大发展,由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执委会、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共
创新设计 荣耀瓷国
作者: 陈少林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陶瓷   中国陶瓷   优秀奖   陶瓷餐具   日用陶瓷   设计师   陶瓷设计   创新设计   景德镇市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目前,一幅醒目的横幅挂在市陶瓷艺术研究院大楼的南墙上,“2010景德镇陶瓷餐具创新设计大赛”大字告诉过往的人们:历时5个月的本届大赛评选结束,作品展示推介正式亮相。 走进大厅一楼,偌大的展厅内
窑变
作者: 梁厚祥   来源: 中国摄影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烧制   景德镇   中国   陶瓷制品   生活用具   木制品  
描述: 这是一座龙窑的故事。龙窑,是我国最古老的陶器具烧制窑,在中国延续了几千年。明清年间,江西的景德镇、广东的佛山镇遍布龙窑,曾经烧制出闻名中外的陶瓷瑰宝,也生产了大量的日常家用品。中国在铁器尚不普及的时代,陶瓷制品与木制品一起,成了全社会的主要生产生活用具
< 1 2 3 4 5 ... 23 24 2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