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基于模块化的台灯设计研究
作者: 晋新敏   高启敏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灯具   竹子   模块化  
描述: 本设计以中国元素之一的竹子为原形,结合模块化设计之理念,将灯具进行了可拆分式的设计;灯的高度可自由控制,既是一盏台灯,又可以充当落地灯使用;在外表面印上了传统图案中的青花图案,更增添了浓重的中国风.
张海均:浮雕针功夫
作者: 曹新加   来源: 新疆画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头针   材料   功夫   速度   客厅   浮雕效果   文具   作品   造作   动物造型  
描述: 众所周知,大头针是文具用品。然而大头针能把山水"绘画"得栩栩如生、人物惟妙惟肖、老虎威震八方却让人惊奇。能让大头针这种文具用品变成艺术品的人就是哈密铁路线务工人张海均。
美术课中的“传统艺术”
作者: 夏彦明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上)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审美传承   表现工具  
描述: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让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同时还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艺术审美教学主要通过中国画、中国建筑、宗教雕塑、中国书法等形式进行教学。在传统的审美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灌输传统、单一的内容。
美术课中的“传统艺术”--美术课堂中的传统审美的培养
作者: 夏彦明   来源: 新课程学习(上旬)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审美传承   表现工具  
描述: 教学大纲中明确提出:让学生逐步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同时还要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传统的艺术审美教学主要通过中国画、中国建筑、宗教雕塑、中国书法等形式进行教学。在传统的审美教学中,不能一味地灌输传统、单一的内容。
具象的心性
作者: 查荣荣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心   记忆   具象艺术   观察   心性  
描述: 具象艺术是人类对于自身形象最直接的解读和认知,是把握现实世界非常重要的视觉方式和工具,尽管经历了各种视觉艺术经验的革命,至今我们依然以各种不同的理解延续着这样的视觉传统.具象艺术是最接近生活的一种
别具风韵的紫砂陶艺茶具
作者: 周钧林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壶   紫砂陶艺   茶具   宜兴紫砂   金钱豹   作品   手工艺品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所著《宜兴紫砂五百年》,在“茶壶和茶具”的一节中把茶壶、茶具分成六类:花货壶、光货壶、筋瓤壶、雕塑壶、水平壶、陶艺壶。对陶艺壶的解释是“陶艺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品。而是融汇
家具造型的形式美法则
作者: 辛睿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社会   构成要素   艺术创作手法   形式美法则   艺术与技术   家具设计   造型艺术   室内设计  
描述: 的形式美法则是在几千年的家具发展历史中由无数前人和大师在长期的设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并在家具造型的美感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具造型的形式美法则和其他造型艺术一样,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同时家具造型
主观之“实”:具象油画的写实观属性研究
作者: 翟启兵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物象   印象派绘画   现实主义   艺术家   膜形成   浪漫主义   具象绘画   古典主义   主观   油画  
描述: 具象油画是一个相对于抽象油画的广义概念,以此区别于狭义的二战结束后欧洲兴起的"具象派".它是指画面形象与人类视网膜形成的物像相符的绘画方式.当我们以更加宏观的视角看待油画的历史发展,以往的古典主义
“意象”“具象”与中国工笔画现状
作者: 王申勇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工笔画   中国民族   绘画样式   现状   “意象”   写意水墨画  
描述: 工笔画作为中国画的一个重耍分支,是比文人写意水墨画更早诞生的中国民族绘画样式。在一般人看来,水墨写意画更能充分地体现“意象”,工笔画只能写实而不表现“意象”。所谓具象是指具体存在于空间之中,而且能够被感知的一种形状或形态。是艺术形象对自然对象具体描摹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花贴志趣 纸剪雅致:吉州窑茶具剪纸贴花艺术赏鉴
作者: 崔鹏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志趣   茶具   剪纸   艺术加工   吉州窑   造型艺术   装饰艺术   装饰手法  
描述: 吉州窑剪纸贴花荼盏以黑色为主,而黑色本身是不讨人喜欢的色调,但经过聪明智慧的制瓷匠师们艺术加工之后,产生出了无限的美。宋代斗茶之风造就了黑釉产品的高度成就,而且吉州窑黑釉产品另辟蹊径,走大众化路线,避免与建窑黑釉产品的高端竞争,以多样化的装饰手法,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为我国黑釉瓷器的装饰艺术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 1 2 3 ... 11 12 13 ... 25 26 2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