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兴】搜索到相关结果 2963 条
-
振瓷都声誉 创一流水平——第二届景德镇国际陶瓷节“瓷都景德镇杯”日用陶瓷精品大奖赛综述
-
作者:
熊钢如
熊汉中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制作
餐具
陶瓷学
大奖赛
日用陶瓷
日用瓷
精品
振兴瓷都
景德镇陶瓷
二等奖
-
描述:
第二届中国瓷都——景德镇国际陶瓷节于今年(1991)的金秋十月隆重举行。这届国际陶瓷节围绕着“振瓷都声誉,创一流水平”的战略目标,进一步巩固和扩大首届陶瓷节的成果,打一场以日用瓷为重点的质量、品种、效益攻坚战,从而在第二届陶瓷节期间,举办了人们瞩目的“瓷都景德镇杯”日用陶瓷精品大奖赛。参加本届大奖赛的品种有: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厨房用具、文具、果合具等十一大门类396(套)件新产品。其数量之多,质量之好,造型之新,装饰之丰富,现代意识之浓,可投产性之大,市场针对性之强,都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获奖作品无论在器型、工艺、生
-
景德镇创作的工艺台灯在全国评比会获胜
-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总公司
艺术瓷
台灯
浙江嘉兴
轻工业部
新设计
江西
工艺美术
二等奖
-
描述:
由轻工业部工艺美术总公司主持召开的"1986年全国工艺台灯评比会",6月3日与8日在浙江嘉兴举行.参加评比会的有浙江、江西、山东、上海、湖南、安微等省市的16个单位的产品.景德镇艺术瓷厂的粉彩台灯
-
浅谈17~18世纪外销紫砂器特征及对欧洲制陶业影响
-
作者:
蒋琰滨
范颖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宜兴
欧洲
紫砂
制陶业
-
描述:
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宜兴紫砂在17~18世纪风靡欧洲的历史及对欧洲陶艺发展的影响,旨在说明与景德镇瓷器一样,陶都紫砂不仅有着荣耀的现在,同时也有着显赫的历史地位。这对进一步打响宜兴紫砂的这张名片有着积极的作用。
-
抽象表现主义,冷战的武器
-
作者:
Eva Cockcroft
高岭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艺复兴
意识形态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家
社会结构
洛克菲勒
抽象表现主义
冷战
工业革命
武器
-
描述:
要弄清楚一场特定的艺术运动在一系列既定的历史环境下成功的原因,就要求人们对它得以形成的外在特性以及意识形态上对成功的要求作一番考察,文艺复兴期间及早些时候.对艺术的赞助是与官方的权力并存的。艺术
-
南宋第一状元:王十朋
-
作者:
贾苹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秘书省
状元
宋徽宗
绍兴
校书郎
乐清县
王十朋
南宋
-
描述:
府签判。高宗绍兴三十年任过秘书省校书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绍兴三十二年除司封元外郎兼国史院编修官,又兼崇政殿说书,除国子司业。孝宗隆兴元年除起居舍人,改兼侍读。隆兴二年除集英殿修撰,起知饶州;孝宗乾道
-
参加老同学聚会即兴吟
-
作者:
李金兴
来源:
诗词月刊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同学
即兴
聚会
-
描述:
酉年新岁乐偷闲,高岭山庄共晚餐。 稚气童颜身上觅,言欢脸笑话金兰。
-
学习塞罕坝经验 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作者:
沙占华
来源:
共产党员(河北)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经验
艰苦奋斗
艰苦创业
绿色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
塞罕坝林场
伟大复兴
-
描述:
55年的艰苦奋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将"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僻苦寒之地变为了"美丽的高岭",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实现了生态复兴的伟大梦想。塞罕坝作为生态文明建设
-
浅谈如何上好文言文
-
作者:
梁香玲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言文难教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
描述:
文言文难教是不少语文老师共同的感慨,文言文难学又是许多学生共有的感觉,如何改变这个让学生和老师都谈之色变的现象呢?关键还在老师。
-
多彩塞罕坝
-
作者:
孙阁
来源:
广西林业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国有林场
高原气候
色彩
交错带
阴山山脉
有林地面积
森林覆盖率
夏季
集水区
-
描述:
河北有个塞罕坝,是一片林子,有一个用蒙语演绎的姓名,意为"美丽的高岭"。它在地理上是山地高原交错带形成的接坝山地,属阴山山脉和大兴安岭余脉的交接地带,海拔在1010~1940米之间,属寒温性高原气候
-
多彩兴安绿歌行——内蒙古森工集团·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访问记
-
作者:
刁吉海
来源:
企业文明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清暑
内蒙古大兴安岭
国家森林公园
木材生产基地
国有林区
记行诗
森工集团
森林防火
歌行
访问记
-
描述:
"蝉声不到兴安岭,云冷风清暑自收。高岭苍茫低岭翠,幼林明媚母林幽。"这首诗是老舍在20世纪60年代游内蒙古大兴安岭时记行诗之一。记行诗给了我们以很大的惊奇与期待。今年6月,记者深入到祖国北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