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兴安】搜索到相关结果 55 条
-
呼伦贝尔市挥五彩科技之笔 绘林海斑斓画卷
-
作者:
席青虎
来源:
内蒙古林业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态安全
科技
呼伦贝尔市
大兴安岭
生态系统
呼伦贝尔草原
冬春时节
森林覆盖率
-
描述:
夏日山林绿如海,秋来霜染五花红,冬春时节则一片银白世界。呼伦贝尔市森林辽阔,森林覆盖率51.4%,是名副其实的林业大市。浩瀚的大兴安岭林地、呼伦贝尔草原和诸多河湖湿地共同构成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维系
-
走进莫尔道嘎
-
作者:
米保林
来源:
内蒙古林业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尔道嘎
国家森林公园
原始森林
水墨画
森林生物多样性
大兴安岭林区
自然生态
摄影家
尘封已久
落叶松
-
描述:
走进大兴安岭林区,犹如走进了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卷。有人说,大兴安岭是尘封已久的巨著,因为这里大多地方都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这其中,莫尔道嘎算是这部巨著中的典范。莫尔道嘎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林海、一个没有
-
大兴安岭散曲
-
作者:
跃峰
来源:
内蒙古林业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合花
金黄
大兴安岭
冷空气
多雨
五彩缤纷
山芍药
山花
林间草地
桔梗
-
描述:
大山的彩裙山花烂熳、山野飘香的夏季,大兴安岭的浑圆的群山,都成了花园。山花宛如一条多彩的衣裙,披在山腰上。林间草地,这里是一片绯红,那儿是一片金黄,一片雪白……。瞧,那殷红如火的百合花,洁白似玉的山
-
草原地域性特征对油画表现形式的影响
-
作者:
焦伟娜
来源:
内蒙古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妥木斯
油画艺术
蒙古族文化
广袤无垠
雨水量
地域性特征
在北方
乌拉盖
大兴安岭山脉
游牧生活
-
描述:
跨度广泛,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变的草原特点。东部雨水量大,靠近大兴安岭山脉,以山地草原和森林草原为主,土地固化好,植被旺盛。而越往西
-
铁道旁的彩秋五天五夜6500公里
-
作者:
张永铭
来源:
旅游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厢里
小兴安岭地区
孩提时代
林线
月光下
大兴安岭林区
我自己
森林草原
在路上
五彩斑斓
-
描述:
秋天,是一年中最美、色彩最绚丽的时候。此时,大、小兴安岭地区的森林草原,呈现出五彩斑斓的颜色。这里的铁路网十分发达,大兴安岭林区几乎每条大的山沟都有林区支线铁道。内蒙古也在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
-
沁园春·大兴安岭之歌
-
作者:
胡文明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额尔古纳
诗
游观
沁园春
-
描述:
莽莽苍苍,郁郁葱葱,一望无垠。看天高云淡,山清水碧;榆桦挺挺,松柏森森。额尔古纳,莫尔道嘎,室韦根河草木深。今来此,立岭巅嘹眺,林海连云。神州五彩缤纷,赴诗会游观访伦春。爱中华广大,阳光灿烂;朔方窈远,经济弥殷。朗朗乾坤,融融世界;海北江南蒙德馨。松涛伴,颂和谐盛世,遍地流金。
-
沁园春·大兴安岭赞
-
作者:
于海洲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
诗词
《沁园春·大兴安岭赞》
诗集
-
描述:
岌岌巍巍,莽莽苍苍,穆穆森森。溯天倾东北,危峰砥柱;地生脊骨,峻岭摩云。好大兴安,神奇壮丽,雪覆冰封北极村。莲花古。映月牙湖美。初上朝暾。而今大野回春,为华夏中兴五彩纷。看穿林奔鹿,出山啸虎;长空翔羽,碧水游鳞。国接中俄,名传世界,不逊中州五岳尊。藏珍宝,送能源不断,滚滚乌金。
-
访永兴安陵书院
-
作者:
陈仁德
来源:
中华诗词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作品
诗歌
《访永兴安陵书院》
现代文学
-
描述:
楼阁玲珑枕碧波,斜阳竹树影婆娑。 爱他一缕书香好,来与时贤共琢磨。
-
探寻“纯金”时节的美色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科学之友(上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赏析
莫尔道嘎
额尔古纳
樟子松
森林
季节
大兴安岭林区
色彩层次
喀纳斯湖
纯金
-
描述:
,位于大兴安岭林区的额尔古纳更是秋意盎然。山林色彩层次分明,翠色的樟子松点缀其间,油画一样的色彩让人怦然心动。秋色赏析:大兴安岭的秋季被人们称为"五花山"季节,因为这个季节的森林如同一个大的调色盘,各种色彩的树木、植物交织成一片绚烂,再加上蓝得不可思议的天空和清澈见
-
画家·冯滨和
-
作者:
暂无
来源:
章回小说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兴安岭
钢笔画
哈尔滨市
哈尔滨师范大学
农场管理
黑龙江省
作品
版画
美术家
油画
-
描述:
冯滨和,1957年2月生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擅长油画、版画、钢笔画1972年在哈尔滨青年宫学习素描。1974年下乡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期间版画作品《春鸣》、《又一个黎明》、《午休》等作品在报刊、杂志发表。1979年就读于哈尔滨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