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从陶渊明诗歌的入声韵看其风格
作者: 袁达   来源: 南都学坛(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入声韵脚   陶渊明诗歌   平声  
描述: 刘勰说:“音以律文.”(《以文心雕龙·声律》)如果把诗歌转化成有声语言,这种情况就更加明显、如果一句诗全用低沉的仄声,那就会“沈则响发而断”;如果全用昂扬的平声,那就会“飞则声扬不还”.这就象人口吃不清,“亦文家之吃也”.只有高低相配,参差错落,使其“辘轳交还,逆鳞相比”,才能“声转于吻,玲珑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因此,“声画妍蚩,寄在吟咏,吟咏滋味,流于字句,气力穷于和韵.”(《文心雕龙·声律》)从音韵学的观点来看,声调韵脚在诗文中规律地出现,可以烘托意象,激动情感,特别是韵脚的选择,更加重要.
浅论唐绝句创作的艺术特色
作者: 朱振琪   来源: 渤海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乡   余音   复照   巴山夜雨   色相   入声韵   唐绝句   立意构思   诗人们   艺术特色  
描述: 唐诗,历来被誉为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精珍之品,尤其是那些隽美清秀的五、七言绝句,更由于玲珑剔透、五光十色而夺人耳目,令人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唐绝句如此独占鳌头,不能不说是个“奇绩”。这是因为唐绝句的创作,无论在立意构思、方法技巧上,还是在遣词造句、音律韵味上,都有其独到之处,值得今人为诗者学习、借鉴、发扬、光大。 一、新颖精致的立意构思 立意构思是一切文学艺术形成的基础,是化社会思想、理性认识为艺术作品的关键所在。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其成败优劣无不主要取决于它。唐绝句的立意构思,最突出之点是追求“新”、“精”及其二者的结合。所谓“新,就是别开生面。无论是凝炼思想、捕捉物象,还是情境神会,构筑形象,都须对前人有所突破。所谓“精”,是指质地美好、达到上乘的意思。唐代诗人们深深懂得,新而不精就没有生命力,所以他们在立意构思时总是力争这二者的结合、统一,借此使自己的作品千古不朽。请看中唐诗人朱庆余的七绝《近试呈张水部》: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