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元】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中国青花瓷器的对外交流
-
作者:
叶文程
罗立华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十四世纪
遗址
元代青花瓷器
纹章瓷
明清
外销瓷
对外交流
中国瓷器
-
描述:
我国的青花瓷是继白瓷、影青瓷后一朵绚丽的奇葩,博得了中外人民的共同喜爱,有人称青花瓷为中国的“国花”。但中国青花瓷器究竟何时开始行销于世界,多数人认为始于元代。我们则认为,唐代时,中国青花瓷就有可能
-
青花瓷产生与发展规律探讨
-
作者:
罗学正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元青花
青花瓷器
景德镇
釉下彩
钴蓝
钴青
产生与发展
巩县
规律探讨
-
描述:
构成成熟青花瓷器的标准约略如下:1、素肌玉骨的白瓷胎;2、钴青料的选择和使用;3、釉下彩绘技法和精美的纹饰;4、高温透明青白釉,釉下纹样清晰,胎釉与青花色泽协调统一。按照这些标准,我国成熟青花瓷
-
稀土资源及其工业利用现状与前景
-
作者:
大町良治
万根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利用状况
独居石
生产能力
轻稀土
开发利用
稀土矿
稀土资源
稀土元素
工业利用
重稀土
-
描述:
一、序言稀土资源根据当时工业利用状况,被选择开发利用起来。至今稀土工业生产有100年历史,其资源及其工业开发利用不断变化,是复杂的。对于这一点,要特别说明一下。现有稀土资源丰富,可以说将来也不担心供给问题。但是,稀土中的铈、镧等轻稀土、重稀土的供给量始终是非常少。因而钇(正确地说不是稀土、但通常纳入重稀土一类)现有供给量少。目前、世界稀土需求量为3万吨左右,钇稀土500吨左右。稀土生产能力为8.5万吨,钇稀土约1000吨。将来、钇稀土一旦被大量用于陶瓷及超导材料等,那时有必要从根本上对供给体制进行重新评价。
-
NASICON湿敏元件老化机理的探讨
-
作者:
李祥春
来源:
仪表材料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湿敏元件
老化机理
-
描述:
研究了 NASICON 湿敏元件的老化性能。提出了溶解—析晶老化模型,该模型能很好地解释经磷酸处理后,NASICON 湿敏元件的老化性能改善的原因。
-
卵白釉瓷年代考
-
作者:
陈文平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卵白
白釉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南朝鲜
达维特
土窑
元代
釉瓷
论述文
-
描述:
卵白釉瓷年代考
-
试探China一词之词源
-
作者:
黄河清
姒惜阴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东
西方人
词源
景德镇
新平县
China
公元
北宋
瓷器
陶侃
-
描述:
侃“擒江东寇”于此,遂更名新平镇。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新平县。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置景德
-
《游春图》传奇
-
作者:
郑理
来源:
当代杂志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隋朝
欣赏
名画
艺术
纽约
国宝
中国绘画
画坛
油画
鸢尾
博物馆
山水画
巴黎
收藏家
美元
读者
凡高
拍卖行
-
描述:
一九八七年十一月十一日,苏富比拍卖行在纽约以五千三百九十万美元的价钱拍卖了凡高的油画《鸢尾花》,震惊了世界画坛。毫无疑问,《鸢尾花》已属于世界名画之一。假如珍藏在巴黎卢孚宫博物馆的《蒙娜·丽莎》也去
-
提高Nasicon湿敏元件的感湿灵敏度
-
作者:
李祥春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湿敏元件
感湿度
半导体陶瓷
-
描述:
采用MgO和Y_2O_3掺杂,磷酸二氢铵作发泡剂,使Nasicon湿敏元件的感湿灵敏度从2.0提高到4.O左右.实验结果证实了Nasicon材料半导化的设想.测定了Nasicon湿敏元件的气孔分布,对材料显微结构进行了讨论.
-
粉彩颜料铅溶出量与其它元素溶出量关系:-兼论铅溶出机理
-
作者:
吴大清
江邦杰
吕银忠
韦鸿端
郭渊道
焦盛珊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耗尽层
玻璃体结构
元素
硅氧四面体
网格形成
铝溶出量
铅溶出量
粉彩
颜料
线性相关系数
-
描述:
本研究通过粉彩颜料的铅溶出量与其他组份元素溶出量测定发现,由于钾、钠溶出为锅容出提供隧道,因而,铅溶出量与钾、钠溶出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硅溶出量与组份含量比值最低,耗尽层浅,对铅溶出起阻挡作用.硼
-
高安元瓷窖藏与景德镇元瓷标本
-
作者:
赵曰斌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施釉
足径
卵白
官窑
景德镇
青釉
釉色
画局
釉质
元青花瓷
-
描述:
1980年高安元代窖藏瓷被发现出土。这些对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无疑起了促进作用。高安窖藏出土的这些元代瓷器珍品,引起了陶瓷史学界广泛的兴趣和关注,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