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论陶瓷釉上珍珠彩装饰技法及其魅力
作者: 谭镇中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形式语言   多元化   表达艺术   艺术家   珍珠釉   技法   陶瓷艺术   装饰   陶瓷釉   画种  
描述: 当代陶瓷艺术早已破除了画种的限制和格式走向多元化和综合化,表达艺术家对生活,对艺术的认知成为作品产生的动机。而珍珠彩作为一个新形式语言的介入,必然会使陶瓷艺术更加璀璨。
汪派山水瓷艺馆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艺术陶瓷   辨析   景德镇市   清末   明清   美术师   异彩纷呈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描述: 画瓷心语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景德名成于宋,元青花开彩瓷之先河。明清陶瓷异彩纷呈,登峰造极,景德镇成瓷国之都。清末民国时局动荡,国力日衰,制瓷之业,日显萎靡,质不易触指辨析,彩难承敏目
宋元时期景德镇青白瓷窑系的外销
作者: 叶文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中国陶瓷   白瓷器   青白瓷   宋元时期   江西   中国瓷器  
描述: 宋元时期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外销瓷窑,除龙泉青瓷窑系外,当推江西景德镇青白瓷窑系的青白瓷。宋代中国江西景德镇,是当时全国著名的窑场之一。其所生产的一种主要产品是胎薄釉净、色泽青白的青白瓷,并以优质
为瓷都奠基的元代景德镇窑
作者: 桑坚信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新品种   发展情况   白瓷器   瓷都   元代   青白瓷   公元  
描述: 不少论及元代(公元1271~1368年)陶瓷方面的文章中,都普遍认为景德镇是元代的制瓷中心,是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44~1911年)两代瓷都的前身。诚然,景德镇在元代的制瓷成就
元以后景德镇青花瓷器的外销
作者: 叶文程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南亚   博物馆   十七世纪   元青花   青花瓷器   肯尼亚   景德镇   十六世纪   陶瓷器   中国瓷器  
描述: 唐代以来,顺着“丝绸之路”,中国陶瓷器由陆路运往西亚诸国。及至宋元明清,中国瓷器更大量输出到世界各地区,特别是东南亚诸国,受到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爱好。宋元时代输往国外的中国瓷器,被誉为“马可波罗
对景德镇元代凌氏墓出土瓷器的再认识
作者: 杨后礼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元代   瓷器  
描述: 景德镇元代(公元1279~1368年)凌氏墓出土的楼阁式仓、四灵塔式盖罐和中、老年俑在《文物》1981年第11期发表后,曾受到国内外陶瓷学者的普遍关注。此后1982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以彩色整页
从历史典籍看景德镇官窑御器的演变
作者: 洪卫宁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匠   官窑   制瓷技术   追溯   景德镇   陶瓷文化   元代   历史典籍   发展   瓷器  
描述: 从历史典籍看景德镇官窑御器的演变
浅谈青花人物装饰风格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邵继盛   汪姜娜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容丰富   审美特征   元代末期   装饰画   人物故事   装饰风格   继承   画面   唐宋时期   青花  
描述: 自从唐宋时期出现了青花装饰以来,其装饰很粗糙,只能画些简单图案、花卉、小草,不可能画出精细青花人物,在这一时期青花人物不可能出现。到了元代末期,才开始有了青花人物装饰,并且
浅析青花瓷艺术的特色
作者: 吴先继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青花   青花瓷器   装饰图案   氧化钴   世界文化   工艺制作   釉下彩   民族风格   杰出贡献   一次烧成  
描述: 青花瓷器是中国彩瓷中一颗璀灿明珠。它以其精巧绝伦的工艺制作,清新雅致的蓝白色调,永不退色的釉下彩绘,丰富多彩的装饰图案和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格蜚声中外,历久不衰,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杰出贡献。青花,即青花瓷,是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直接描绘纹饰图案,再罩上透明釉,入窑经1300℃以上的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的瓷器。这是一种彩色花纹的瓷器,含钴的彩烧成后呈深浅色调不同的蓝色。我国古人
琐谈青花瓷艺术
作者: 邬亮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景德镇   多民族   艺术宝库   华夏文化   制瓷业   元代   历史上   文化艺术遗产   民族风格  
描述: 公元十三世纪七十年代到十四世纪六十年代的元代中期,景德镇制瓷业的名师巧匠们在窑器"以青为尚",单色青釉为主的基础上,大胆敢闯,博采众长,改革色釉把我国人民最善于驾驭的毛笔用到瓷器上,使它显示了独特的功能
< 1 2 3 ... 16 17 18 ... 26 27 2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