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形、色、手、艺
作者: 蒿子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孤烟   广州美术学院   明暗对比   无用之用   朱蕙   形与色   中央美术学院   元气淋漓   石板路   性存  
描述: 自古以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都固执地追求形与色带来的快感,尽管形与色只是人类认识的有限性的反应,证明了人类作为有智慧的有机体的构成性缺陷。吊诡的是,科学和哲学认定的缺陷与有限恰是艺术的源地;更吊诡的是,艺术借之超越其物质性存在的"有用之用"达致"无用之用"的恰恰就是各种有缺陷且有限的物质本身——包括崇尚无形之形、无色之色的中国的水墨丹青与宣纸,也包括以模仿自然、追慕真善为目标的西方的油彩与画布。对形与色的共同追求,是让它们能彼此接纳的一个渠道。
借象创境
作者: 钟孺乾   来源: 当代油画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预构   人体画   油画民族化   大写意   中国水墨画   民间色彩   元气淋漓   勾线   骨法用笔   语言形态  
描述: 在读林资奇作品的时候,我猜想着他作画的情形:是一以贯之的轻松,还是偶尔激情涌动?或是精心预构,然后纵情挥写,在某个环节又为某个念头、某种效果改变了方向?他对工具是否挑剔?对颜料是否苛求?是否使用模特儿?模特儿们对以自己为蓝本的虚幻形色作何反应?这些听起来微不足道甚至近于花边的信息,留待关心的人们去细究(我并不认为这些信息是可以忽略的),我更关心的是他如何将本来属于中国水墨大写意的境界和语言,如此自然地挪移到油画中。在"油画民族化"流行的年月,已经形成了典型的样式:勾线,民间色彩,或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