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浓彩写甲午 持重绘英雄:著名油画家陈可之创作的大型肖像油画《邓世昌》问世
作者: 公佳擎   来源: 中国政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民族   邓世昌   油画家   英雄   肖像   历史记忆   创作   甲午战争  
描述: 天地轮回,弹指间,又逢甲午。 2014年9月17日是甲午战争之黄海大战120周年.两个花甲,星转斗移,世事沧桑,但是,那令人痛心疾首的火败和耻辱的历史记忆,是中华民族心中永远的伤痕。甲午之败.是国家之殇,民族之痛,更是军队之耻,海军之悲。
视觉的力量:我的绘画札记
作者: 杨参军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布面油画   一遍遍   艺术现象   广告图像   装饰物   情绪发泄   某年某月   真实感受   油画系  
描述: 每当写实绘画以确定的手法描画了物体的,甚至成为照片的替代物时,当那些『表现性』的绘画,稍不留神就转化为一堆情绪发泄的装饰物时,我宁愿沉溺于自己的视觉之中,并努力表现我的真实感受。视觉的真实,或经常发生在画家对空间难以判断之时,或在对形色关系的质疑之中。绘画所要表现的是世界在画家眼中的存在方式,而视觉的观照和知觉的在场,使画家承担着一种神|圣的职责,那就是努力让视觉产生新的感悟,从而揭示世界还没有被呈现的真实。
首届中国传统宗教泥塑造像技艺大赛启事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传统工艺美术   福建省   民间工艺美术   中国民族   造像艺术   办事处   传统技艺   创作过程   传统宗教  
描述: 为了倡导对宗教泥塑造像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新,为了给宗教泥塑造像艺术家提供展示绝艺的平台和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宗教泥塑造像的创作过程,经与各方充分协商并报请有关方面同意,中国民族民间工艺美术家协会决定
宋代祠庙彩塑赏析
作者: 王和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塑   罗汉造像   传统文化  
描述: 中国古代传统雕塑文化独秀于世界之林。古代的雕塑语言系统发展、传承有序。传统雕塑不同于西方的写实主义,其写实是归纳而理性的,质感是提炼而规律的,工不见拙、繁不见缛,超凡脫俗;大的形体大开大合、小的形体归纳统一,变化有序;形体塑造不求解剖真实,追求一种神、气、情的合一状态,推崇理性之美。中国古代雕塑以立意为本,风骨气韵、良工精思、巧极似神、刀力遒劲,展天地之灵、现造化之妙。
信息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工作室   美术评论家   喜玛拉雅   雕塑作品   国宝级   卢森堡大公国   艺术展览   奥弗   中国美协   人物肖像  
描述: 展览展出田世信从贵州时期开始的少数民族人物肖像系列到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文化历史人物肖像系列等数10件作品。以色列艺术家奥弗·勒路石个展2014年3月30日,以色列国宝级艺术家奥弗·勒路石个展"艺术工作室"在上海喜玛拉雅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艺术家作品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以高台县骆驼城遗址为例
作者: 冯芳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像砖   艺术价值   魏晋墓室   画像石   建筑装饰   骆驼城  
描述: 魏晋时期的画像砖墓集中发现于甘肃河西走廊的中西部地区,其中,高台、酒泉、敦煌地区的壁画墓和画像砖墓不仅最为集中,而且数量最多,时间延续最长,在我国古代壁画和画像砖艺术中独树一帜。高台骆驼城魏晋墓葬
论《西狭颂·五瑞图》艺术特色——兼与同类画像石比较
作者: 宋涛   蔡副全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五瑞图   摩崖画像   西狭颂   画像石   艺术特色  
描述: 《五瑞图》画像位于甘肃成县西狭中段,为《西狭颂》摩崖石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阴线刻凿"黄龙""白鹿""木连理""嘉禾""甘露降"及"承露人"图像和对应题榜。《五瑞图》是东汉祥瑞文化的典型代表,但无论分布地域还是艺术风格都有别于汉代画像石。其构图巧妙,线条简劲,画法飞动,造型准确,令人叹为观止。
武山木梯寺造像残存——泥塑佛像释义
作者: 高波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泥塑   造像  
描述: 甘肃省武山县木梯寺残存的泥塑佛教造像,以宋代塑像保存最为完好。造像造型独特、优美,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极具文化艺术研究价值。本文就造像的创作技巧、风格、塑材等方面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探讨。
炳灵寺石窟敷彩造像中的岩彩颜料应用
作者: 郝励   梁瑾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彩颜料   敷彩造像   炳灵寺石窟  
描述: 本文以甘肃省的炳灵寺石窟为例,通过研究岩彩颜料在古代敷彩造像色彩中的艺术表现,一方面使得岩彩颜料技法得以良好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还可以对古代不同时期的敷彩造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作为我国古代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
作者: 王朝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高窟   世俗化   仕女画   菩萨像  
描述: 唐代的太平盛世带来了佛教造像艺术的繁荣,在与唐代仕女画的对比中,专家发现了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的特点,而这种世俗化的产生,与唐代开放的社会风气以及多民族大融合,还与宗教传播的必然趋势等因素是分不开的。
< 1 2 3 ... 22 23 24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