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416 条
-
中俄油画艺术创作精品在京展出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暗箱
制像史
肖像画
透镜
-
描述:
中俄油画艺术创作精品在京展出
-
浅谈对美学与油画的认识
-
作者:
张艳超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心视像
绘画手工性
美学教育
-
描述:
架上绘画油画作为平面性的视觉传达,表达的是艺术家的观点与认识,表现美首先要需要有对美有较高的认识,而油画在直面艺术家内心的传达更是需要对美学有非常深刻的修养,我所学专业油画作为一种媒介,在画面中我们对美学的认识就完全体现,而在对美学认识与油画创作过程之间交叉性的思考与体会应该作为一名画家在绘画前后都一直在考虑的.
-
油画风景写生的基本规律
-
作者:
靳小水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内心视像
绘画手工性
美学教育
-
描述:
风景写生是由来已久的艺术活动,油画材料较于其它材料的特殊性使得油画风景写生对客观景物自主表达的灵活性更大,画面的塑造性更强。我们在油画风景写生过程中要怎样排布眼前的风景,使其形成较好的画面秩序,最终完成一幅较好的画作呢?本文以油画风景作品《秋到停弦渡》的写生过程为例,从“实境”——实景观察与选取、“心境”——画面的构思与安排和“画境”——意境的营造与表达三个方面来总结油画风景写生的基本规律。
-
现代“图像”启示录——论照片图像对油画创作的影响
-
作者:
许猷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纯绘画
图像
自然真实
参照照片
-
描述:
自1939年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技术后,照片图像对油画这一传统绘画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新的绘画变革因此而诞生,各种新兴艺术主义蓬勃发展,照片的运用由最初的辅助变为了影响,最后更有取代传统绘画地位的动作
-
笃定的行者——卡萨特
-
作者:
兰兰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拉康
镜像理论
印象派
现代主义
女性主义
-
描述:
卡萨特是西方现代主义美术中至关重要的一位女性画家,她的作品从油画、蚀刻板画到色粉笔绘画均有涉猎,技艺精湛且风格独特。她毕生都在对绘画本体语言进行孜孜不倦地探索,以及对于艺术创新源源不断的尝试与追求。她的艺术生涯经历了早期对古典主义绘画的承袭,到受印象画派的影响并与之和而不同,最后形成质朴、独特的个人风格。她的绘画中展现了一个新女性对于自由、平等权利的信仰,并以绘画这一美的方式微妙而笃定地坚守着一个女性主义者的阵营。
-
记忆的映射——唐大禧雕塑观感
-
作者:
谢立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像叙事
记忆
艺术家
映射
“历史”
观感
历史学
雕塑
-
描述:
历史的属性之一便是被遗忘,而历史学家用文字与修辞与遗忘抗争。可即便是最出色的史官,其笔下的历史都难以逃脱主观说辞的形容。艺术家对抗历史遗忘的方式,则是将历史切片的所有信息浓缩在平面的画布之上,用图像
-
书法和佛教雕塑的关联探讨
-
作者:
吴东升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性
碑刻
造像龛
-
描述:
探讨书法和佛教雕塑的关联主要从石窟造像龛与佛教雕塑、碑刻与佛教雕塑、时代共通性等方面着手.文章通过对二者关联性的梳理,旨在对书法或雕塑的创作和理论研究有新的启发,相互借鉴其优势,寻求一条艺术创新之路.
-
浅析具象雕塑在中国的价值
-
作者:
崔龙成
来源:
文艺生活(文海艺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巨像雕塑
价值
写实
-
描述:
在世界艺术历史中,公元前4世纪的希腊众多雕塑已经很写实了,只是他们的写实更趋向于身体完美,但是从表面效果来看,虽然有创作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已经跟真人非常接近,如波拉克西特列斯创作的赫尔墨斯和小狄俄尼索斯,笔者相信很多人已经被作品精湛的技艺所折服,就连脚上每一根血管都刻画的如此细致。除了希腊,当然还有罗马,罗马的写实在世界艺术史中也是首屈一指的,罗马雕塑更注重与表现人物真实,罗马的图拉真纪公柱上的人物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以后的文艺复兴三杰之一中的米开朗基罗的大卫,也是塑造细致,生动。罗丹的青铜时代更是曾让人怀疑是否是真人翻制,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西方写实具象雕塑一直都存在,即便当下艺术在世界的多元化,超写实雕塑也是世界雕塑圈中重要的一部分。
-
波普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启示
-
作者:
王绮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波普
图像化
拼贴与组合
商业性
波普艺术
-
描述:
文章主要论述波普艺术对中国油画的影响,通过对波普艺术的解读以及在其影响下中国油画的变化,从一系列中国油画家的个案入手,来分析波普艺术影响下的当代中国油画作品的美学特征。
-
古有书中颜如玉,今有泥中黄金屋:探地球“泥黄金”,坐标系湖南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至高荣誉
釉下五彩
艺术瓷
瓷像
黄金屋
泥料
泥作
颜如玉
黄永平
当代陶瓷艺术
-
描述:
大球泥,系伟晶岩风化的残余物,矿石名为高岭土。我国醴陵运应釉下五彩技艺烧制的国家宴会用瓷、国家礼品瓷、毛泽东主席生活用瓷,之所以成为当代陶瓷艺术登峰造极的经典重器,无一不是使用了当今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大球泥作原料。因此给予其“泥黄金”的至高荣誉。据我国权威部门的资料记载,像这种制瓷的上等泥料,世界上能与之相比的另一个矿源在英国,曾造就该国一个陶瓷鼎盛时期,但矿源早在
<
1
2
3
...
16
17
18
...
40
41
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