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家乡美》布面油画
作者: 于艺妹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风景   肖像画   创新   印象画派  
描述: 《家乡美》布面油画
对当代油画“图像转向”的原因分析
作者: 魏巍   来源: 艺术科技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   图像时代   图像  
描述: 20世纪以来世界文化发生了一次意义深远的重大转折,由原来以文字语言文化为主向视听语言文化为主的转换,这一重大转变对人类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不亚于文字的发明。电视、电影、录像等视听媒介借助科学技术得到
浅谈媒介、图像材料与当代雕塑的观念
作者: 涂啦啦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媒介   当代雕塑   材料   图像  
描述: 媒介不仅是“讯息”,在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媒介的变化带给雕塑创作新的思路与发展,并伴随而产生的不同艺术价值,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媒介载体自身的不断变化。
数码影像技术影响下的个性陶瓷贴花设计
作者: 孙圣国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   数码影像   贴花纸  
描述: 陶瓷贴花纸是一种陶瓷表层的装饰材料,数码影像则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以科技、个性的方式介入陶瓷贴花设计,拓宽了贴花纸的表现内容和题材,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对推动花纸设计和陶瓷装饰中起着积极的动力
浅谈漫雕的艺术魅力
作者: 毛丹   来源: 江苏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侃   夸张   娱乐   漫雕   肖像   喜剧性   通俗艺术  
描述: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艺术上的审美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大众化,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的精神产生很大的压力,迫切需要得到缓解和释放。因此诙谐、幽默、讽刺和调侃的文艺作品及艺术形式逐渐成为主流,如小品、相声、二人转等。而漫雕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非常迎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它将漫画的幽默特性和雕塑的三维语言有机地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及语言,体现了强烈的调侃性、娱乐性和批判性,成为当代艺术创作中具有精神魅力的表现手段之一。
日近清光:明代宫廷院体绘画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墨西哥   水彩画   宫廷   明代   绘画   肖像画   公共艺术  
描述: 的风景画到1956年的肖像画,徜徉其中,可以从油画、水彩画、铅笔画、炭画等不同种类或是综合技巧、拼接的运用中,欣赏到画家绘画技艺的演变过程。
王音个展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风景画   墨西哥   水彩画   宫廷   明代   绘画   肖像画   公共艺术  
描述: 2014.5.10-6.30︱北京市朝阳区798艺术区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在这个以不断地“告别”为意识形态的现代文化中,重访中国早期油画先辈的绘画经历使王音的作品线索明确却面貌复杂。在他的作品中,我们曾看到他涉及到的问题包括中国民间绘画与学院绘画之间的权力关系,对苏派画法与苏俄文化的精神联系,苏派画法与父辈的文化环境,边疆题材与现代意识的相互观看,延安美术中思想解放的政治关联。
浅析青州北齐立像的艺术特征及形式表现
作者: 都江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州北齐立像   表现形式   艺术特征   雕塑  
描述: "青州风格"造像在中国造像艺术史中独树一帜,尤其是北齐"薄衣贴体"式造像,风格独特,是中国佛教造像的精品。站在雕塑创作的角度看,青州北齐立像的头部、脸部、衣饰、形体等都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特征和形式风格。这些特有的艺术形式与创作者的材料挑选、光影考量、体量把握以及色彩处理等创作环节密切相关。
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功能的探索与思考
作者: 毕鹖   来源: 石油政工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廉政教育   精神教育   教育内容   音像资料   展示手段   党员干部   党性锻炼   爱国主义教育   基地功能   石油人  
描述: ,加之科学有效的运营方式,积极配合企业开展廉政教育。突出廉政教育功能的发挥整合教育资源方能育人于无形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运用现代展示手段与油田厚重历史的完美结合,整体采用编年体和专题式有机结合的方式,运用大量照片、文献、实物、音像资料,以及绘画、雕塑、场景复原、多幕投影等艺术表现形式,全景展现了大庆油田半
双重沉思:卡洛斯·费拉里的录像作品
作者: 贺拉斯·布鲁金顿   来源: 美术文献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录像作品   卡洛斯   摄影作品   叙事结构   叙事内容  
描述: 在其视频作品中,卡洛斯·费拉里(Carlos Ferraris)通过干扰、逆转和实验等方式重新诠释了他的雕塑和摄影作品,使两个世界共存于一个空间中。与雕塑和摄影作品相似,在他的电影中,寻常世界和构成寻常世界的物体成了经历的点滴,以全新而出乎意料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感知和理解。叙事内容中蕴含着模棱两可的讽刺,分离与对立让人无法对情境进行明确的解读,同时又为逐步展开的事件增加了诡异的深度。费拉里经常颠覆死板的电影顺序,其电影中叙事结构的经常
< 1 2 3 ... 16 17 18 ... 40 41 4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