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爱厨房
作者: 刘亚丽   来源: 文化时空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筒子楼   自画像   美国印地安人   金斯伯格   法国诗人   榨汁机   垮掉派诗人   厨房   知识女性   加热器  
描述: 几年前,读美国垮掉派诗人金斯伯格的诗集,有一首诗叫《在纽约我的厨房里》,我非常喜欢,我看见一个老单身汉诗人美丽而典雅的厨房:冰箱的门上钉着毕加索郁郁寡欢的自画像;水槽上有法国诗人兰波在那里凝神静思
关于“上海制造”
作者: 王祺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制造”   都市题材   现实性   电脑影像   传统文化   油画  
描述: 在关键字流行的今天,“时尚”是两个被用的不能再滥的字眼了,听到耳朵生茧,说到舌头发麻。可是,轮到形容上海这个城市的时候,不用“时尚”来概括,还真找不出比这更合适的。谁让这锦绣繁华的街景冲击着你的视觉,光怪陆离的夜生活诱惑着你的驿动,时髦又别有风韵的上海女孩点缀着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是上海制造了时尚,还是时尚造就了上海?我宁愿承认是前者。一如几十年前那样,很多人的心目中上海品牌是优质的保障,潮流的先驱,“上海制造”四个字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象征意义。的确,作为全球视野中最具有个性的东方城市,“上海制造”的都市面貌,人情世态,生活方式,时尚元素给人带来很多很多灵感和激情的衍生。
兰莉画廊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艺术家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苏州河上》   《香格里拉》   《窗前》   兰莉画廊   《人像》   《静物》   油画  
描述: 兰莉画廊
科学解析“蒙娜丽莎”的微笑
作者: 张景林   来源: 科学之友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欣赏   达芬奇   视觉   意大利   《蒙娜丽莎》   肖像画   微笑  
描述: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作为文艺复兴时期卓越的代表人物,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器,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他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
火星让地球“三惊”
作者: 王宪忠   来源: 科学之友:A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火星探测器   人脸图像   标语   宇宙飞船  
描述: 不俗,身手不凡。不久,经科学家仔细分析研究表明,这个人脸图像是由火星上的天然地理环境造成的,是鬼斧神工之作。这确实令人感到失望。近30年的时光过去了,对此事人们早已淡忘。可是,最近美国
新书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书画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出版社   小雕像   金银器   定价   当代艺术   原始先民   设计内容   陶弘景   工艺美术   世界史  
描述: 《世界艺术史》[英]修·昂纳、弗莱明著南方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开本1/16 定价498.00元以"世界史"的视角涵盖全球,内容从3万年前原始先民的小雕像,直到20世纪90年代的录像艺术,涉及
从彩绘雕塑到单质雕塑——对古希腊罗马雕塑审美趣味的一种历史性误会
作者: 常宁生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彩绘   埃尔金大理石   古希腊罗马   古代雕塑   雕像   审美趣味   单质雕塑   艺术史   古代希腊  
描述: 作了深入的阐释和论述。 此外,天竺之魂——印度古国青铜雕像展作品也是本期[国际视野]的一个重点内容,这个即将来到北京的展览为我们接触瑰丽奇特的印度雕塑艺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此我们刊发其中部分精彩作品供读者欣赏。 主持人/王红媛
石梦
作者: 行客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外部世界   灵魂   彩石   信仰   雕像   人格   定向   种子   生长   石头  
描述: 犹如精神的雕像形成我们的人格,这座雕像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坚定不动如磐石。从童年时代起,当他第一次打开这扇梦的门扉,他就见如云似雾的五彩石扑面而来,他顿时晕眩,一梦不醒。
玲珑剔透:镂空钱
作者: 邱思达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神话传说   汉武帝   影像   通花   古钱   双龙   方孔   镂空   莲花  
描述: 童,各握鲸文钱五枚,置帝前身轻影动,取名‘轻影钱’。"这只是神话传说而已,实际上由于两面通透,将镂空钱置于烛光后面,映在墙上,手动则影动,况且只有镂空钱才会出现影像效果
漫话陶瓷墩
作者: 王蔚华   来源: 收藏界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佛教传播   陶瓷   石刻画像   镂空   石刻造像   南北朝时期   龙门石窟莲花洞   虞弘墓   日常生活   石室墓  
描述: 墩这种高型坐具,是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传播而进入我国人民日常生活之中去的。早期的墩多为束腰形状,如河南洛阳龙门石窟莲花洞北魏石刻造像佛传图中的腰鼓形墩(图1)、山东益都出土北齐石室墓石刻画像
< 1 2 3 ... 16 17 18 19 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