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像】搜索到相关结果 315 条
-
2008艺术品市场悠着点
-
作者:
曾陆红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收藏家
影像
艺术作品
楼市
艺术品市场
古书画
雕塑
中国股市
市场分析
中国当代艺术
-
描述:
2008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何去何从?针对这个核心问题,文章先总括了艺术品市场的发展态势;紧随其后,就中国当代艺术、中国古书画和影像、雕塑作品分别进行了市场分析。
-
雷宜锌和他的马丁·路德·金雕像
-
作者:
商颂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人
华盛顿
艺术家
美国民权运动
雕像
象征意义
艺术处理
雕塑家
艺术特征
马丁·路德·金
-
描述:
2006年8月,中国雕塑家雷宜锌在全球招标中获选为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塑像。此事受到了国内外多方媒体的关注,包括《雕塑》杂志在内的媒体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报道。今年10月,"马丁·路德·金"将会远赴
-
空间的殉道者
-
作者:
张威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后日本
具像
人性
人与环境
无国界
空间探索
当代艺术
作品体现
雕塑家
殉道者
-
描述:
出生于战后日本的雕塑家北乡悟在作品中反映出了强烈的人的意识,表现出人与环境、空间、受众的和谐、融洽与共生。北乡悟作为日本当代著名的雕塑家,其作品体现出陶与人性的至臻结合,显示出无国界的人间真实。
-
凤阳中都皇陵石像生的艺术特色
-
作者:
王磊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明中都皇陵
雕刻艺术
石像生
-
描述:
石像生是帝王陵与贵族墓茔域中设置的神道石雕像,意为象征生命,这是古代帝王向往生命永恒的传统墓葬观念的产物。本文通过对凤阳明中都皇陵神道石像生雕塑风格的分析和研究,进而为学术界整理和研究淮河流域文化遗产起到参考作用。
-
坚持传统具像写实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
-
作者:
李东江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生
具像
实践教学
北师大
工作室
美术学院
雕塑家
教学理念
教学制度
研究生
-
描述:
东北师大美术学院雕塑系实行的是工作室教学制度,现有新具像、历史题材、材料表现、陶艺等四个工作室,坚持传统具像写实的教学理念和实践教学是我们系
-
莫高窟第45窟人物造像性格特征及艺术特色探究
-
作者:
魏小杰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莫高窟
人物造像
性格特征
45窟彩塑
艺术特色
-
描述:
结合的艺术手法。盛唐时期莫高窟第45窟的造像代表了唐代这一时期的最高水平,它所传达出的各种信息有利于我们仔细地探索与研究,为我们更好的学习与发展中国传统雕塑的精髓提供了很好的启发与借鉴。
-
终南山古楼观显灵山老子造像创作构思浅谈
-
作者:
王展
马龙
马云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楼观
创作构思
老子造像
-
描述:
终南山古楼观是中国道教的祖庭圣地,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道文化的发祥地。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老子的形象对于古楼观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老子作为古楼观这一著名道教圣地的最高崇拜偶像
-
探析邳州民俗剪纸对汉代造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
作者:
万惠玲
胡飞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剪纸
汉代
造像艺术
邳州
画像石
-
描述:
民俗工艺与汉代造像艺术的生命力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邳州剪纸艺术在表现内容、雕刻技法和艺术风格上吸收了汉代造像艺术的某些特点,继承并发展了汉代造像艺术,是汉代艺术得以存在和延续的有效载体。
-
从栖霞山石窟看南朝佛教造像特点
-
作者:
魏亮
苏金成
来源:
雕塑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栖霞山
佛教
南朝
造像
-
描述: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逐渐走向世俗化、本土化的时期。这种优雅端庄的作风,这种具有更鲜明的民族特点和风格的中原佛教艺术,是形成中国式佛教石窟艺术过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栖霞山石窟的佛教造像所体现出来的南朝秀骨清像,褒衣博带的特点,在同一时期各地的佛教造像上都有所体现。
-
中国早期佛教艺术体现出的信仰特点
-
作者:
张学
来源:
大众文艺(理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塔
信仰特点
造像
-
描述:
人们并没有将佛与其他类似民间信仰的神仙作严格的、义理意义上的区分。人们并没有赋予仙佛等宗教偶像高高在上、远离人间必须敬畏而待之的神圣地位。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包括建筑、雕塑、绘画、音乐等众多形式在内的佛教文化发扬了这些特征。在当代正演进着的民众宗教生活中,这些仍然占据着重要位置。
<
1
2
3
...
15
16
17
...
30
31
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