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侵华】搜索到相关结果 74 条
-
召唤与迎接(布面油画)
-
作者:
焦小健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百年历程
三个阶段
油画艺术
艺术家
教学衔接
艺术史
日本侵华战争
艺术观念
文化环境
中国油画
-
描述:
召唤与迎接(布面油画)
-
其他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评选活动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京大屠杀
新中国
宋庆龄
纪念馆
城市雕塑
侵华日军
-
描述:
“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揭晓“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雕塑”、“宋庆龄像”等60个城市雕塑项目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丰收门”雕塑等40个项目获得“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提名奖”。“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的评选活动由全国城雕委负责组织开展。
-
塑以祭魂:创作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型群雕追记
-
作者:
吴为山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南京大屠杀
主题
创作
三角形
纪念馆
和平
全国人大常委会
雕塑
侵华日军
遇难同胞
-
描述:
甲午正月底,石城细雨,虽是早春,却泛着秋的凉意.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悼缅怀的人群络绎不绝,如同清明,默默的、缓缓的队伍在与群雕《逃难》的相遇中,尤显凝重.2014年2月25日
-
青铜视觉下的中国城市雕塑60年:“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揭晓
-
作者:
胡春良
来源:
铸造工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设部
视觉
人民英雄纪念碑
南京大屠杀
新中国
青铜
城市雕塑
侵华日军
-
描述:
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委托,由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组织开展的“新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成就奖”于2009年12月30日在京揭晓,北京“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大型雕塑”、山西省吕梁市“刘胡兰纪念像”、深圳市“开荒牛”、
-
抗战时期的中日“黄金争夺战”
-
作者:
王贞勤
来源:
文史春秋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共中央
玲珑金矿
八路军
发动群众
争夺战
选矿厂
日本人
黄金资源
胶东半岛
侵华日军
-
描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一声炮响,日军打响了全面侵华战争,为了“以战养战”,他们大肆掠夺中国宝贵的黄金等战略物资和资源。位于山东胶东半岛的招远是中国著名的“金都”,自然成为日军的觊觎之地,他们武装
-
炫耀侵华罪行的日军嘉奖牌
-
作者:
林长华
来源:
集邮博览
年份:
201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省
东山县
日军
铸造
收藏爱好者
铜合金
奖牌
侵华罪行
-
描述:
2017年6月28日,福建省东山县西埔镇的老收藏爱好者林全福向我展示了他收藏多年的两枚日本铸造的、炫耀侵华罪行的"支那事变"嘉奖牌,并对我说:"这是当年日军遗存的侵华罪证。"嘉奖牌分为陆军版和海军版
-
一幅血与泪的油画
-
作者:
王敏
胡蓉
来源: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日本帝国主义
湖南南县
民族精神
南京大屠杀
湖南省
汉寿县
历史真实
常德市
日本侵华
油画
-
描述:
”着当地村民……68年前的5月9日至12日,湖南南县发生的日本侵华第二大惨案——厂窖惨案,今天,在油画家崔建湘的笔下血淋淋地真实再现,令人震撼。 一段血腥史 南县厂窖镇本应是一个宁静安详的小镇,它坐落
-
红色之旅: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参观记
-
作者:
暂无
来源:
满分作文(初中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用品
保护措施
中国劳工
虎头山
参观记
黑龙江省
遗址博物馆
侵华日军
-
描述:
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博物馆.就坐落在黑龙江省虎林市虎头山上。春节过后,我们踏着残雪,到那里参观。博物馆分地上、地下两部分。地上是一个大展厅,有对虎头要塞遗址的介绍,也有对当年各类武器和生活用品的展示
-
封底图片说明
-
作者:
暂无
来源:
河南文史资料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花园口事件
长方形
图片说明
惨案
抗战史
封底
侵华日军
-
描述:
,是中国抗战史上与长沙大火、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1938年5月19日,侵华日军攻陷徐州,并沿陇海线西犯,郑州危急,武汉震动。6月9日,为阻止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黄河南岸的渡口——花园口,人为造成黄河历史上长达10年之久的最大一次决堤改道,形成大片的黄泛区。
-
杜鹃再拜仍泣泪 精卫无穷填海心:黑河地区考察纪行
-
作者:
金威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199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孙吴县
填海
经济发展战略
黑河地区
聚集点
东北沦陷
中俄边界
江东六十四屯
日本侵略者
侵华日军
-
描述:
六月的北国,宛如美丽的少女洗去铅华,换上了五彩衣裳。在这绚丽的季节里,由辽、吉、黑三省历史工作者组成的东北沦陷十四年史考察团一行47人,齐集黑龙江,开始为期半月余,行程近五千里的学术考察活动。6月27日,考察团从哈市出发,过大庆,抵达齐市,在齐市进行了二天的考察后,再经讷河、嫩江,直奔东北亚的聚集点,此次考察活动的最北端——黑河市。几年前,提起黑河,人们不仅联想起严冬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更困它处于中俄边界,是两国政治斗争的桥头堡,使黑河这处极远之地增添了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