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善导大师事迹考
作者: 王向辉   来源: 五台山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浮厝   佛经翻译   净土变相   玄中寺   善导大师   雕塑艺术  
描述: 唐初的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他继承了慧远—昙鸾—道绰一系的佛学主张,更将净土宗发展成为佛教中信众最多、简单易行的宗教。他的事迹,主要经历玄中寺问道,悟真寺修行,光明寺、实际寺度人,香积寺厝埋几个阶段。大师一生在佛经翻译、净土变相、雕塑艺术上都有突出成就,其行事学说对中国的宗教文化有着深远地影响。
仁钦桑布大师法体之谜
作者: 霍巍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仁钦桑布   西藏   佛教史   人文地理   法体   佛经翻译家   藏传佛教  
描述: 仁钦桑布(959-1055)出生在古格境内的旺热那渚村,据称他两岁时即能背诵梵文声的咒字,并能在地上作画,被认为是“班智达”的转世者。长大成人之后,他被古格国王益西沃选中,与其他21位古格青年一起被派往印度学习佛法。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不能适应印度的气候和生活条件,相继客死异乡, 只有仁钦桑布和另一位名叫勒巴喜绕的青年学成佛法回到故多。古格国王在托林寺为仁钦桑布建立了专门的译经场所。大师在这里一共译出十七种经、三十三种论和一百零八种佛教密乘的坦特罗(Tantra)以及有关医药、文法、工艺等方面的著作, 并对吐蕃赤松德赞时期一些旧的佛经译本作了重新修订。由于仁钦桑布的成就,后人给了他“大译师”的尊称,并将在他之前西藏所译出的佛经称为“旧密咒”,而将他所译出和重新修订的佛经称为“新密咒”。仁钦桑布还从克什米尔迎请了一批精通佛教绘画、雕塑和建筑等方面的艺术家,在古格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佛教寺院。在西藏佛教史上,仁钦桑布被视为后弘期佛教的开山祖师之一。
试论佛经翻译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作者: 何慧敏   来源: 东岳论丛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佛经翻译   影响  
描述: 佛经翻译在历史上曾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概言之,在哲学方面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逻辑理性、宋明理学中的心性概念和中国哲学的思辨精神等都曾产生积极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对中国的建筑、雕塑、绘画、音乐、书法等的发展发挥了重大促进作用;在文学语言方面也有着巨大而积极的贡献.
目题油画近作“鲛人和海若”
作者: 吴云彩   来源: 东镇侨刊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佛经翻译   影响  
描述: 目题油画近作“鲛人和海若”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