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谈雕塑的精神空间
作者: 吴宝旭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形式语言   形体语言   内在生命   内在意蕴   艺术形式   外在表现形式   雕塑   感觉空间   机械复制  
描述: 艺术永远不是对客观物质的机械复制,精神与内在意蕴是形式语言发展的根基与方向,这一虚幻的空间赋予形式以生命并强化了感觉空间的生命力。而雕塑可视的形体语言(即外在表现形式)承担了精神空间载体的责任,它为人类情感的种种特征提供了形式,从而使人类实现了对自身内在生命的表达与交流。任何艺术形式都不应离开对人类自
辘轳上的旋律
作者: 刘训立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肢体语言   欣赏   舞蹈家   美的   旋律   转动   音乐  
描述: 当你欣赏一段优美的舞蹈时,舞蹈家的那种丰富而又优美的肢体语言,会将你的心境带入到一种神往而又陶醉的韵律之颠;当你用心聆听一曲动人的音乐时,抑扬的音律会带你进入到一个心驰神往的境界;你有没有欣赏或亲身尝试过在转动的辘轳上那跳动的音符与旋律?噢,我讲的辘轳就是作陶时那种转动的机器。现今有的拉坯工具还保留着原始的手动辘车的怀旧样式,但大多数是已经进入到现代的动力时代的拉坯机。陶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性文化之一。陶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摆脱了野蛮状态,进入了原始的文明社会。而在辘车上体会泥巴在你的手指间穿梭,欣赏拉坯时器形的线条与变化、以致成功的喜悦时,辘轳转动的节奏和泥巴的手感韵律,会带你进入到作陶的快感,让你体验返朴归真的情感。
< 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