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奇特的雕塑之城
作者: 玛丽-多米尼克·德尼奥   陈捷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岩石   建筑工地   尚德   尼赫鲁   废弃物   庭园   新城市   垃圾场   印度传统   雕塑  
描述: 。在垃圾场上,内克发现了带有印度传统风貌的东西,如陶器、旧针织品和碎镜片。同时,还有其它一些废弃物:保险丝、自行车把和铁皮油桶。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内克·尚德的命运改变了。 50年前,在法国的德龙省,一位名叫谢瓦勒的邮递员曾经收集了他在路上偶然发现的石
苏联现代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界博览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性   现实主义   苏联   传统技巧   新先锋派   艺术家   现代艺术   作品   社会改革   现代雕塑  
描述: 这些作品是苏联中青年艺术家近几年创作的,因此它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社会改革给艺术家带来了冲击性的变化。我们从中看到艺术家们如何使艺术在现实主义表现方面获得自由,但又不脱离现实主义和传统技巧,在反映苏联艺术本世纪末的新先锋派艺术潮流中更具有独特性。这些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人类对善良、对光明满怀信心和对美好理
特色蔬菜
作者: 李梅   来源: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脑控制   溶液培养   塑料大棚   生长时间   加工蔬菜   无土栽培   新型蔬菜   顾客需要   特色蔬菜   传统种植  
描述: 。由于这种从“生物农场”培养出来的蔬菜不仅在生长时间上要比传统种植的蔬菜快5倍,而且在体积上要大2倍,因而被人们称为超级蔬菜。彩色蔬菜科学家们为了让蔬菜具有五彩缤纷的颜色,使餐桌上更加富于色彩,近年来国外已
孔子体态、相貌考
作者: 李启谦   王钧林   来源: 齐鲁学刊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坛   路史   州府   孔子研究   祖庭   孝经   画像   民间传说   文献记载   圣人  
描述: 近年来,孔子研究的广泛深入发展,已引起众多文学、艺术工作者的关注和兴趣,他们不仅积极参与孔子思想的学术研究,而且也在努力运用小说、戏剧、电影电视以及绘画、雕塑等形式塑造孔子的形象,把孔子请进艺术的殿堂,让更多的人一睹这位东方哲人的风采.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有利于推动孔子其...
拨开颓废的面纱——冯乃超《红纱灯》论析
作者: 方万勤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间接交流   封建传统文化   黑暗   丛簇   论析   舞蹈   象征诗   意象   殿堂   黄金  
描述: 森严的黑暗的深奥的深奥的殿堂之中央红纱的古灯微明地玲珑地点在午夜之心苦恼的沉默呻吟在这夜影的睡眠之中我听得鬼魅魑魉的跫声舞蹈在半空乌云丛簇地丛簇地盖着蛋白的月亮白练满河流若伏在野边的裸体的尸殭红纱的古灯缓缓地渐渐地放大了光晕森严的黑暗的殿堂撤满了庄重的黄金愁寂地静悄地黑衣的尼姑踱过了长廊
野花小草变新饰——青花创新点滴体会
作者: 胡美生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凤尾草   结合实际   野花   创新点   传统   艺术风格   民间青花   装饰艺术   艺术魅力   借鉴吸收  
描述: 有代表性的青花,总结其艺术风格和规律,对传统青花的艺术才有比较实在的了解和认识.但是,也不一定非要把传统青花学个十年八年才创新,只能边学传统边创新交替进行.
水平连铸方坯的凝固传热
作者: 郑才翔   来源: 特殊钢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坯   凝固传热   水平连铸  
描述: 本文根据西德Technica Guss水平连铸工艺,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水平连铸方坯的凝固传热。经试验验证表明,可利用该凝固传热模型来预报采用不同连铸工艺参数时的铸坯温度和坯壳厚度分布及液
文化窗
作者: 暂无 来源: 乡镇论坛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自尊心   丛书   丛刊   了解   古籍出版   生平   著名人物   代表性   传统文化   文化遗产  
描述: 我们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遗产,在各个领域中又涌现了许多著名人物,甚至成为世界名人。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了使人们了解传统文化,增进我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尊心,特编印了一套《十大系列丛刊》。这套丛书共十本,装帧精美,小巧玲珑。
欧洲美术史上的解剖与人体
作者: 詹姆士·艾尔斯   童焱   刘玎玎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体   文艺复兴   艺术家   毕加索   美术史   艺术品   雕塑家   人文主义   维纳斯   古典传统  
描述: 的古典传统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某些基督教的禁令被冲破,而且艺术家的观念及其风格在公共的推测和象毕加索这类艺术家的作品(与实践)中形成了一个生动的论题。J·T·史密斯谈到“面他而坐的那位无拘无束的女人是他的维纳斯”,不管罗兰逊本人或他的雕塑多么放荡,但他的杰作却将模特儿表现得多么娴静。
激情洋溢的雕塑家—最新传记揭示的罗丹
作者: 斯坦利·温特劳布   周非   来源: 世界文化 年份: 199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萧伯纳   艺术家   设计师   慈善事业   小塑像   传记   创作   雕塑家   作品   罗丹  
描述: 1907年,有许多名流和巨富请67岁的奥古斯特·罗丹为自己塑像,萧伯纳便是其中之一。萧伯纳甚至故作谦虚地写道,将来有一天他可能仅以“罗丹的塑像作品而留名后世,否则将默默无闻”。四年以后,罗丹居住的牟峒村为当地一项慈善事业募捐。罗丹问镇上的议员们:“你们是要我的一座小塑像呢,还是要钱?”“罗丹先生,我们愿意收钱。”大器晚成的罗丹此时名声已逝。 40年前,罗丹在一家国营瓷器厂为一个收入微薄的雕塑家当助手,他是一个近视、矮胖、满脸胡须的商业陶器设计师,干活时穿一件针织背心,一条不成样子的蓝色长裤和一双其大无比的破鞋。在他的作品中(正如他会如此描述别的雕塑家),他“犯了在当时是不可饶恕的罪孽,通过表现肌肉的颤动给石头塑像赋予生命。他创作时轻快柔和、热
< 1 2 3 ... 5 6 7 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