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092 条
-
天津美院历史、发展与不断拓展的标志和见证——景育民《柱体的延伸方式》“图像”解读
-
作者:
郭雅希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创作历程
相关思考
土尔扈特
艺术作品
艺术家
民族迁徙
艺术创作
传统文化
雕塑
公共艺术
-
描述:
图像的本质在于以视觉的方式传递一种文化的信息,当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图像进行重合与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一种历史性的对话,景育民的雕塑《柱体的延伸方式》即是一例。他通过经典“图像”的挪用与嫁接,开创
-
殷小烽的精神世界
-
作者:
孙妍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最佳时刻
内心感受
大众审美
个人色彩
空间动态
审美趣味
传统束缚
嬷嬷人
院派
传统学
-
描述:
对雕塑家殷小烽作品的研究和分析对从事雕塑创作的笔者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殷小烽的雕塑作品有着鲜明的个人色彩,始终都忠实于自我的内心感受,他的审美趣味是独立的,雕塑家接受了严格的传统学院派训练
-
浅谈写意在工笔人物画中的体现
-
作者:
宋泳佳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传统工笔人物画
写意
-
描述:
就算完成了,没有写意,人物画就会变得空洞。创作者要汲取传统工笔人物画中优秀的理念,将新的内容与传统理念进行融合,使工笔人物画发展得更好。
-
工笔人物画的历史与当代发展
-
作者:
张希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传统
现代
-
描述:
近年来,各国之间的艺术交流频繁,外来艺术文化的涌入对传统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影响较大。当代工笔人物画在题材、造型、设色、构图、审美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面貌。而且,各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和观念不断冲击
-
解读贝聿铭建筑中的窗饰艺术——以香山饭店和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
作者:
马玉环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
地域特色
传统窗饰
-
描述:
随着社会思潮的多元化,人们开始探索具有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的建筑和室内空间设计。传统窗饰作为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精美玲珑的窗格图案和造型。传统窗饰语言所表现的地域文化特征能让人们感到更加亲切,从而引起人们在审美观和情感上的回归。
-
当代扬州传统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
作者:
朱成军
王雪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玉雕
传承
扬州
发展
-
描述:
扬州传统玉雕艺术作为我国传统民间工艺,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现代的扬州玉雕兼有“南秀北雄”的风格,在制作工艺上具有典雅秀美、玲珑剔透的艺术特色。但目前扬州玉雕
-
基于新常态下的山西传统工艺美术研究——以岚城面塑为例
-
作者:
王玉轩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常态
传统工艺美术
岚城面塑
-
描述:
山西传统工艺美术资源丰富、品类多样,其中面塑艺术具有综合性和鲜明的地域性。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岚城面塑是建立在一系列民俗活动之上的物质载体,从寒食节小巧玲珑的“蛇燕燕”到中元节饱满圆润
-
浅谈紫金砚传统文化
-
作者:
邱金保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艺技术
紫金砚
紫金石
传统文化
-
描述:
紫金石有着悠久的历史,安徽淮南八公山脉是其主要产地。紫金石有六种色彩,二十多种品类。紫金石质地优良、纹理细腻,是制作砚台的优质石材。采取浮雕、深雕、巧雕、通雕等工艺制作的紫金砚,巧夺天工,精雕细刻,有仿古砚、随形砚等六大系列,受到文人的喜爱和珍藏。
-
红木雕刻工艺的传承及思考
-
作者:
姜国圣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传承
红木雕刻
手工艺
-
描述:
主要介绍我国红木雕刻的传统工艺手法和未来的传承与发展趋势,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红木雕刻,更加关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手工艺传承。
-
装置雕塑空间形态的边界转移
-
作者:
舒兴川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装置艺术
传承
形态界定
-
描述:
传统意义的雕塑是以物质的形式存在于空间中,那么雕塑呈现于具体的场所中,也就与物质场所空间形成正和负、亦可说实和虚的空间关系。正空间是指雕塑的物质实体所占有的三维空间,而负空间就是物质实体的正空间之外的“气场”所营造的可感知的空间形态,从狭义的相对主义来说,负空间是由正空间所营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