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1028 条
-
清和雅赏林容生山水画作品
-
作者:
西沐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笔墨
青绿山水
山水画作品
人文山水
和雅
工笔重彩
自然山水
林容生
-
描述:
和精神目标。以心作画、以情入画、以默默的体验寻求新的笔墨语境,并以其文学天赋为底蕴,融自然于感悟中,形成了难得一见的、颇具文人情怀的、现代气息极浓的山水画,达到了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进程探求过程中,极具价值的重要领军人物。
-
王者青花投资攻略
-
作者:
王琪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投资
生产数量
继承传统
日常生活
-
描述:
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发展,青花瓷器造型种类繁多、生产数量增大,产品不仅供宫廷与民间日常生活之需,而且作为赠物及商品大量流往海外。因此普遍认为,永乐、宣德时期的青花瓷代表了我国青花瓷发展的最高成就。
-
郑春辉的沉香雕刻艺术
-
作者:
禾佳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域精神
绘画艺术
艺术传统
海洋文化
沉香
雕刻艺术
工艺美术
传统文化
-
描述:
郑春辉来自福建莆田,那里是妈祖降诞与飞升之地,积淀着深厚的海洋文化与雕刻艺术传统。深受传统文化与地域精神的浸染,他所创作的沉香雕刻意境悠远,突破了单一的技艺层面,已不囿于一般意义上所讲的工艺美术
-
艺术创造的启示:《油画艺术导论》撰写心得
-
作者:
郑岱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油画家
油画艺术
西方绘画
传统技法
艺术思想
基本设想
绘画实践
艺术创造
知识框架
-
描述:
也许在这个多元的艺术时代,最需要的是思考与判断,人们面对太多的信息,太多的知识,太多的理论。如何针对作画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写出切合绘画实践需求的书,正是我撰写《油画艺术导论》教材的基本设想。《油画艺术导论》是一本导读形式的教材,也如同一本艺术手册。这本书以创造性为主线,围绕油画所涉及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从油画的源流、油画语言、材料与技法和艺术创作等方面,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立了一个基本知识框架。同时,打破了以往油画教材的局限,从绘画艺术的角度来看油画,把油画
-
新中国工笔画中女性形象的演变(1949—2010)
-
作者:
王鹏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校
不相干
传统
抽象绘画
研究方向
美术学院
情感表达
创造精神
学院派
学习阶段
-
描述:
女性一直是工笔画主要表现的对象,工笔画细密严谨的语言风格长于表现人物内在特征和心理变化,适合于女性形象的塑造.1949-2010这60多年间,工笔画家在作品中创造了大量女性形象,这些形象是在特定文化环境的期望和规范下形成的.她们的出现,体现了画家对于女性生存状态的现实关怀,体现了女性观念和地位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审美价值的变化和工笔画艺术的发展过程,折射出了画家对于现实社会变迁的绘画思考.这期间每一个阶段女性形象塑造都伴随着工笔画技法和观念的革新.呈现出“从国家叙事到生活日常,从规范到自由,从关注现实意义到关注审美意义,从历史事件叙述到个人自我解读”的转化.
-
元首的位置:从中美货币不同面值人物形象选择谈起
-
作者:
何建成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金货币
传播
面值
符号
价值观
-
描述:
意义,同时传递出包括统计、视觉和传播等多种信息。透过中美货币不同面值人物比较,当中折射出两个国家在特定历史语境下的价值观和视觉文化现象的差异性。
-
论杜尚之后当代雕塑艺术的转向
-
作者:
李晶
殷小烽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达达主义
媒介
艺术方式
艺术家
当代艺术
传统观
雕塑家
作品
雕塑艺术
传统雕塑
-
描述:
的,同时也终将影响后世的新逻辑。杜尚是以尝试突破原有艺术概念、形式、方法的界限而展开实践的;其二,杜尚颠覆了艺术的传统观,开辟了当代的艺术方法论。杜尚有意撇开在旧有艺术系统中十分重要的传统观
-
笛韵风声
-
作者:
杨学军
杨婷
来源:
美术教育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天人合一
人格化
文化追求
韵
中国传统
中国人
人生理想
-
描述:
“天人合一”“物我同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中国人的人生理想。以我之心观物,则无论是山川、草木、虫鱼、鸟兽,都是充满感情的、人格化的自然。情动于中,发而为声;人心之动,物使之然。故而天风寥寥,笛韵悠悠,听笛听风,不过听心,地籁人籁,悉归天籁。
-
浅谈意象油画语言的技法表现
-
作者:
常贵翔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美学思想
传统油画
似与不似
艺术思维
精神文化
意象性
表现主义
技法表现
后印象派
-
描述:
油画这一艺术门类,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如何使油画的发展摆脱欧洲艺术思维的禁锢,形成带有中国烙印的油画民族化,就成了中国油画家们的一项艰巨使命。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杂糅,更有甚者提出"架上绘画死亡论"等观念。因此,只有建立在本民族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对油画进行吸收、转化,从而建立东方美学思想下的意象油画美术形式,使它焕发新的生机。当然,意象油画仍是油画的一个分支,其在线条、色彩、肌理等美术要素和变现性特点等方面,西方现代油画家也早已有所探索。比如后印象派和表现主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造型;后印象派、野兽派、纳比派的来源于客观
-
浅谈中国油画本土化进程
-
作者:
费腾
孙磊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进程
本土化
本土艺术家
中国油画
-
描述:
曲折。本文并非油画史的冗述,而是研究油画传入中国后,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碰撞融合出的具有中国本土艺术特征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