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59 条
-
试论油画的中国风格和气派
-
作者:
任微音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试论油画的中国风格和气派
-
9.属于时代和人民的油画
-
作者:
姜振国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9.属于时代和人民的油画
-
莫伊谢延科的油画《母亲们,姐妹们》
-
作者:
г·В·克库舍娃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莫伊谢延科的油画《母亲们,姐妹们》
-
油画的创新、借鉴和现代生活(从韦启美的近作想到的)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的创新、借鉴和现代生活(从韦启美的近作想到的)
-
挖潜创新,准备起飞(漫谈上海的油画创作)
-
作者:
何振志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挖潜创新,准备起飞(漫谈上海的油画创作)
-
唢呐声声颂金秋(青年画家罗中立和他的油画新作)
-
作者:
董维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造型艺术研究)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刘海粟
“四人帮”
油画艺术
吴作人
传入中国
艺术家
作品
突破
旧模式
中国油画
-
描述:
唢呐声声颂金秋(青年画家罗中立和他的油画新作)
-
“只恐风吹去 还愁日炙销”——巧夺天工薄胎瓷
-
作者:
易述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传统产品
艺术瓷
青瓷器
制作技艺
新中国
胎骨
蛋壳瓷
代表作品
北宋
-
描述:
薄胎瓷俗称蛋壳瓷,是景德镇脍炙人口、誉贯古今的传统产品之一。北宋,景德镇大量烧造影青瓷器,瓷化程度高,有些制品,已达到滋润透影,薄而轻巧,并以“体薄而润”见称。明代,所制的“卵幕杯”薄如蝉翼。清代
-
人民瓷厂名牌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
作者:
袁迪中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器
景德镇
厂名牌
民族传统
艺术风格
装饰
国内外市场
陶瓷产品
工艺条件
艺术特色
-
描述:
青花瓷是我国最具民族传统和艺术特色的陶瓷产品,它和粉古彩、颜色釉、青花玲珑瓷一起共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为世人所瞩目。我国在宋代以前就已出现青花瓷,至元代已臻于成熟,并有相当高的成就。“青花瓷的烧制
-
玲珑剔透话玲珑——素雅清新玲珑瓷
-
作者:
罗欣君
舒迟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咖啡
茶具
景德镇
陈设瓷
餐具
传统名
新中国
玲珑瓷
青花
美术瓷
-
描述:
晶莹、幽雅的青花玲珑瓷,是景德镇传统名瓷。它既吸取了青花技术之特长,又采纳了镂雕艺术之妙法,具有精巧致密、素雅清新的特点。数百年来,一直誉满中外蜚声国际。新中国成立后,玲珑瓷得到迅速发展。目前玲珑
-
传统产品创新设计初探
-
作者:
王宗涛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纹样
景德镇
艺术效果
玲珑瓷
青花
新产品
瓷器
吊灯
传统装饰
艺术特色
-
描述:
景德镇的瓷器,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点。在装饰技法上,具有景德镇特色的几种传统装饰,它们特点鲜明,工艺精湛,中外闻名,深受人们的赞赏。如青花玲珑瓷就是其中之一,它以晶莹剔透的玲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