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油画中情感的表达和绘画语言运用的重要性
作者: 张增明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艺术   个人绘画风格   情感传达  
描述: 油画作为一种能丰富地表达人类思想情感的绘画语言,情感的传达变得尤为重要,而个人绘画风格的探索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表现艺术家的个人思想.二者在作品中相辅相成。
当代油画与审美意向
作者: 李亚萍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播   感官   视觉冲击力   审美意识   审美方向   当代油画   审美本质   感染力  
描述: 文章首先从分析视觉冲击就是运用视觉艺术,使你的视觉感官受到深刻影响,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他的表现手法可以通过构图、造型、颜色等展现出来,直达视觉感官。利用眼睛感官的瞬间接受、来捕捉视觉点。
当代中国风景油画中的“山水味”
作者: 王冠伟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中西融合   风景油画   山水味  
描述: 在中国当代风景油画的发展中,艺术家们一方面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另一方面也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中国风景油画也开始趋向于写意的表现形式,在油画创作上既受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同时也传承
浅析传统工笔重彩与现代工笔重彩的区别
作者: 陈字刚   来源: 大观周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重彩   现代工笔重彩   区别  
描述: 在继承传统同时而发展所谓的现代工笔重彩画。在色彩上、材质上、题材上的多样性,无疑为当今中国绘画坛上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并且为中国绘画领域带来了全新的面貌和更为广阔的表现空间。因此现代工笔重彩对传统工笔重彩的继承与发展对扩展中国画生存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中国意象油画的特点
作者: 蒋弘烨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中国传统绘画   相结合   中国文化精神   技法   表现形式   中国画   中国当代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描述: 从西方传到中国的油画随着西方再现理论遭遇危机,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中国意象油画开始在中国美学传统理论中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让意象油画既不同于写实油画,也不同于抽象油画,还不同于超现实油画。那中国意象油画到底有什么特点呢。笔者认为,中国意象油画其实就是中国当代艺
东北地区油画作品地域性特征分析
作者: 陈海兵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中国文化   人文景观   中国传统   油画色   油画风格   审美情趣   作品题材   自然景观   文化内含  
描述: 油画是源自于欧洲的绘画艺术,自传入中国以来对中国的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油画对光影、色彩和作者思想的表达更加多样化,油画色彩丰富绚丽,立体感强,与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作有很大区别。油画在中国的发展经历
重拾传统工笔画的“鸟语花香”
作者: 刘虹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工笔画   审美趣味   绘画表现   实用性   写生   花鸟   原始初民   古典   文人画  
描述: 我们学习的典范。中国传统工笔随时代而变更,因环境而改变,从原始初民实用性绘画,到秦汉绘画的"成教化,助人伦"的
绣花鞋,中国女性的婉约美
作者: 刘珂珂   来源: 大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绣花鞋   传统观念   时尚  
描述: 绣花鞋绣纹的主题来源于生活,主旋律是民间文化和民俗风情,在一双双形式各样、异彩纷呈,工艺独特、装饰秀美的绣花鞋上,清晰地折射出我国传统工艺文化的价值和特殊民俗文化的风格。本世纪绣花鞋的再度兴起
张宜祥的傩面具雕塑之缘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流传   民间工艺美术   南丰   古代舞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创作   祭祀仪式   江西   雕塑   傩面具  
描述: 傩舞是古代驱逐疫鬼祭祀仪式的一种舞蹈,后成为一种流传于民间的驱邪、祈福、喜庆的舞蹈。在江西多个地方都有傩舞的民俗流传。江西南丰傩舞,被誉为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在南丰,61岁的张宜祥被称为傩面具雕塑
鹤庆白族传统工艺集萃
作者: 章天柱   来源: 大理文化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花瓷   鹤庆   团结友爱   传统工艺   物质财富   白族   和谐共存   集萃  
描述: 云南鹤庆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勤劳的鹤庆各族群众团结友爱、和谐共存,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传统工艺精品。白鹤青花瓷,鹤庆青花瓷的主要产地,分布在松桂镇的三庄、太平、栗木箐等地。这几个地方蕴贮优质瓷土,加之当地居民有祖传的烧陶、制瓷工艺,有“小瓷都”美称。
< 1 2 3 ... 24 25 26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