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604 条
-
杜平让·佳作欣赏
-
作者:
傅京生
来源:
艺术市场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工笔
绘画作品
语言创造
个性色彩
时代气息
水墨画
本真精神
个性化
杜平
融合
-
描述:
纵观杜平让的绘画作品,我们能够强烈感受到鲜明的个性色彩和鲜明的时代气息,他是在崭新的个性化的形式语言创造中,不仅突现出传统工笔画和水墨画的本真精神的融合,而且在他的作品中,工笔的造型传神,勾勒敷色,
-
红黄蓝与黑白灰的置换:当代中国油画色彩的颠覆与重构
-
作者:
陈晓莹
来源: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外来艺术
色彩
融合性
置换
中国油画
-
描述:
艺术有其必然的可融合性。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一种外来艺术往往会经过流入、移植、与本地传统艺术相融合等一系列曲折过程,最终形成富有特色的艺术新样式。作为舶来艺术的油画,在中国深厚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发展,也必然遵循这个规律。经过早期的流入、简单移植、初步融
-
鼠年"画"生肖:生肖美术集锦
-
作者:
爱天
来源:
天文爱好者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神话故事
流传
内蒙古
天文馆
艺术装饰
中国古代
牛郎织女
美术作品
油画
十二生肖
-
描述:
中国农历以干支纪年,并配以十二种动物,这就是十二生肖。十二生肖不只是时间符号,更是我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产物,绵延于华夏文化的生生不息之中,源远流长。与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相比,十二生肖在中国民间流传更加
-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美术系教师作品
-
作者:
暂无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系
教师
风景
艺术
西南交通大学
玻璃钢
传播学
作品
油彩
油画
-
描述: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美术系教师作品
-
意象构图意象造型意象用色——谈我的蒙古族妇女工笔人物画
-
作者:
苏茹娅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意象造型
创作道路
蒙古族文化
用色
蒙古族妇女
构图
传统中国画
-
描述:
我以前试尝过很多绘画材料,一直苦苦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道路。恰恰以前没被我重视的"传统绘画"开启了我的创作道路,使我对中国画有了新的思考,于是我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意象性蒙古族妇女工笔人物画。它源于我对传统中国画和蒙古族文化的热爱,点点滴滴,逐渐积累而成。
-
浅论中国写意肖像油画的表现形式
-
作者:
吴珂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传统
西方绘画
肖像
非理性
中国画
写意
中国油画
东方绘画
-
描述:
东西方绘画源远流长,综览各国绘画,大体可归结为在视觉语言上存在很大差异的两大系统:一是以西方传统油画为代表的与欧洲传统理性相联系的西方理性再现绘画;二是以中国画为代表的与东方理性和非理性相传承的东方
-
绘画语言的新秩序——谈油画的材料语言
-
作者:
游二川
赵阳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内涵
个性语言
民族精神
绘画语言
材料语言
秩序
艺术语言
油画
-
描述:
材料成为艺术语言,它将在传统与现代、民族与当代之间建立起不可或缺的时空隧道,建立起研究传统的终极目的是结合个性语言的需要发展传统。这一"重组新秩序"的结果应形成具有民族精神和传统内涵的,个性化的当代语言。
-
试论人物形象的表述方式:关于油画人物创作的几点思考
-
作者:
冯晓威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创作
传情达意
绘画语言
画面处理
人物形象
绘画创作
创作思想
油画
-
描述:
绘画创作的真正实质是运用绘画语言传情达意。内心的情感如何成功表达,除了创作思想与基本技巧,还需要熟悉绘画语言的表述方式,也就是指画家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来达成主题的表达。有些创作思想有较成熟的对应的画面处理,如古典
-
“龙眠”手法的写入与融合:论潘玉良油画中的线性风格
-
作者:
张晓雯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主张
线描技法
民族传统
手法
线性
风格
潘玉良
油画
-
描述:
潘玉良作为我国第一代赴西欧学习绘画的画家之一,她追求中西合于一致的美学主张,孜孜不倦的寻求油画民族化之路,把本民族传统水墨中的意境韵致和线描技法揉进她的油画人体中,其线条或温婉柔美、或紧劲连绵、或流畅轻快、或奔放有力,使其所勾画的人物轮廓情趣盎然,为中国20世纪的美术界抹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土山湾画馆”作为早期西画传授机构的办学模式研究
-
作者:
陆长明
来源:
美术界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艺术
传授
办学模式
耶稣会传教士
机构
中国人
早期
西画
-
描述:
土山湾画馆的形成中国人最早了解西方艺术的时间可以上溯到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这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罗明坚带来了一些笔致精细的彩绘圣画像。在往后西方的传教士、传教、宗教画、水彩画、油画等西方元素开始进入中国,这些也正是土山湾画馆能够立住脚的一个重要背景,当然
<
1
2
3
...
24
25
26
...
59
60
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