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传】搜索到相关结果 49 条
-
杭州飞来峰杨琏真伽龛及其他
-
作者:
洪惠镇
来源:
文物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飞来峰
忽必烈
重要资料
佛教雕塑艺术
杨琏真伽
藏传佛教
元代
杭州
造像
喇嘛教
-
描述:
杭州飞来峰保留了元代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大小造像近200躯,是我国现存元代佛教雕塑艺术的精华。达批造像的产生,同元初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伽有密切关系。飞来峰《大元国杭州佛国山石像赞》称:"永福杨
-
色视觉的奥秘
-
作者:
冯友荣
来源:
大自然探索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绿色素
染色体
构造
色调
眼睛
合成基因
基因对
遗传工程技术
内部结构
色视觉
-
描述:
眼睛是如何构造的?为什么我们能看见周围的一切,并能看见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探索眼睛的奥秘。但能解开其中一些谜那还是不久前的事情。譬如,借助于现代遗传工程技术就可以观察眼睛的内部结构
-
英雄一生悲壮,评传严谨公允:推荐苏双碧著《石达开评传》
-
作者:
陈挚
来源:
北京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石达开
平均主义
韦昌辉
大渡河
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天国
天京事变
洪秀全
评传
杨秀清
-
描述:
在波涛滚滚的大渡河畔,耸立着两座纪念碑:一座是纪念石达开的"翼王亭",一座是纪念长征的红军战士浮雕.后者象征胜利,前者象征失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之一,从金田揭旗到攻克南京,他作为开路先锋,"越铜关扫铁卡",所向披靡,军功居第一;从建都天京,到离京出走,再
-
我市首次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例报告
-
作者:
李峰
来源:
景德镇医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县志
全文
最早
版心
影印件
康熙
版本
说明
原件
传世
-
描述:
我市首次脑脊液鼻漏修补术1例报告
-
艺海珠光分外明——简论胡度同志“两录”的美学思想
-
作者:
胡天成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思想
焦桂英
曲苑
口传身授
打神
陈妙常
艺术殿堂
周慕莲
艺海
川剧艺术
-
描述:
在浩瀚的戏曲艺术大海里,多少表演艺术家用心血凝铸的万斛珍珠,闪灼着五彩缤纷的毫光。有的集珠成品,贮进了神圣的艺术殿堂,有的口传身授,溶入了后起者的心灵;然而,更多的却散积在艺海里边,或消融于巍巍礁林
-
TSY-3-1型数字泥料水份快测仪简介
-
作者:
冯玉玲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数字式
水份快速测定仪
传感电容
作业线
陶瓷生产
含水率
技术参数
泥料
比重瓶
含水量
-
描述:
众所周知在现代陶瓷生产的作业线上,要求对及时控制各工艺的技术参数越来越严密,尤其是对原料和成型的含水量的技术参数更要严格控制.以往用比重瓶和烘干称重法测定含水率都不能适应以上的需要了,而使用TSY-3-1型数字泥料水份快测仪
-
“东方艺术明珠”——景德镇艺术瓷厂
-
作者:
李祖明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彩瓷
彩绘
景德镇
专业技术人员
艺术瓷
陶瓷壁画
东方艺术
工艺美术
粉彩
传统装饰
-
描述:
景德镇艺术瓷厂是以生产粉彩艺术瓷出口为主的国营陶瓷全能厂,该厂生产的“福寿牌”粉彩瓷1980年荣获国家金质奖;“景德镇牌”薄胎瓷1983年荣获国家银质奖;“景德镇牌”瓷板画1986年荣获全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福寿牌”古、墨彩花瓶19(?)8年又荣获全国第七届工艺美术百花奖“银杯奖”;历年来产品荣获部优、省优奖达27项之多。目前该厂具有各种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近300人,产品行销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外商誉为“东方艺术明
-
第二次全国芝麻学术讨论会在景德镇市召开
-
作者:
陈和兴
来源: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土壤肥料
遗传育种
学术讨论会
芝麻品种
芝麻生产
栽培生理
品种资源
景德镇市
植物保护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描述:
第二次全国芝麻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10月24—27日在我国瓷都景德镇市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主办了此次讨论会。来自芝麻生产区的9个省、市的代表
-
现代仕女画-工笔画苑中的新葩
-
作者:
崔谷平
来源:
新疆艺术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审美心理
中国工笔画
美术教学
工笔重彩画
艺术效果
写意传神
论工
写意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
描述:
现代仕女画-工笔画苑中的新葩
-
新日本画运动:论日本明治时期传统绘画的变革
-
作者:
刘晓路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绘画
西方绘画
民族
浮世绘
传统材料
大和绘
洋画
油画
明治时期
日本画
-
描述:
日本画这个概念,是明治维新(1868)以后才广泛使用的。其时,随着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的大量倾入,日本兴起了“洋画”;与之相对,就有必要将基于传统材料和技法的民族绘画称为“日本画”。作为概念,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