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吴也凡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景德镇   作品选登   厦门大学   传统陶瓷   日本东京   陶瓷艺术   美术创作   陶瓷美术家  
描述: 吴也凡博士(一九八八年厦门大学授予)、诗人、陶瓷美术家、号德镇陶瓷学院教授;出身于名门艺术世家,家学渊源,在美国纽约及日本东京画廊潜心陶瓷美术创作十一年,日本阿尔法财团为其建立“也凡陶瓷美术馆”;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
吴也凡陶瓷艺术作品选登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学渊源   小提琴   传统陶瓷   音乐旋律   学院一级   陶瓷艺术   美术创作   陶瓷美术   景德镇陶瓷   阿尔法  
描述: ";景德镇政府授予吴也凡为"景德镇传统陶瓷技艺传承人"。(还创作了大量诗词作品,对其谱曲,用小提琴、箫、古琴、吉他等及自制的乐器进行演奏;精于太极、气功,将各种学养融入陶瓷美术,其作品饱含音乐旋律
汪洲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年   祁门县   副院长   文化传承   江西省   景德镇市   美术师   安徽省   工艺美术   获得者  
描述: 汪洲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安徽省民间杰出文化传承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江西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西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976年出生于安徽省祁门县。现为景德镇市中山画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景德镇市珠山书画研究院副院长、江西
清水河县黑矾沟明清古瓷窑址调查
作者: 么红杰   段海龙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矾沟   明清窑址群   传统制瓷技艺  
描述: "磁州窑"系列在晋蒙交界处的传承与发展。该古瓷窑址群对研究明清时期北方瓷系陶瓷生产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蒙、汉交界处人们的生活习惯、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历史意义。黑矾沟明清古瓷窑需加强保护。
襄樊学院美术学院简介
作者: 暂无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服装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   综合实验室   厚基础   办学理念   美术学院   师资队伍   实验示范中心   始终坚持  
描述: 雕塑、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动画艺术六个专业方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76人,其中副高级职称教师36人,教授(博士)15人,国内外特聘教授7人。学院办学条件优越,基础设施齐全。建有"湖北省数字媒体实验示范中心"、美术综合实验室、艺术设计实验
论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
作者: 吴湘君   王美艳   来源: 包装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符号   现代包装   语意作用  
描述: 字体,使传统符号与内装商品和谐一致,进而提升商品价值。运用中国传统符号进行现代包装设计,可起到传达产品信息、显示情感价值、传达文化内涵的语意作用。现代包装设计师不仅要传承中国传统符号,更要通过多种手法巧妙使用传统符号,并融入现代思维,在传统与现代间寻找契合点,使现代包装设计更具生命力、更富时代感。
藏玲珑
作者: 谢勇智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玉石   吻合   凝聚   气质   东方人   和氏璧   灵动   传奇   石头  
描述: 玉藏石中也玲珑Exquisite of the Yuzang Stone石之美者为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赋予这些美丽的石头独特的喜爱,因玉石精致而灵动,温婉而含蓄,与东方人的气质极为吻合。而一块玉石的形成据说要经历百亿年之久,凝聚着天地万物的精华,却安然缩在粗糙的外壳里
在那远足的地方
作者: 韩国栋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陕北   艺术实践   东方传统文化   审美境界   观照自然   新疆   绘画   写生   崇高感   油画  
描述: 从1978年开始,在西安美院我已经学习、工作了30多个春秋。30年间的教学、画画、游历,我不曾停止过思考和实践,探寻着艺术之路的入口和出口,过程与终极,内容与形式,取向与回归。这其间,我苦闷无助过,因为艺术家必须经受磨难,承受得起当下与未来,诱惑与追求,心灵与现实巨大反差带来的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这是一种悲壮的殉道精神,眼前或是短暂的生命历程中
前行与后望:徐累访谈
作者: 刘红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艺术展   艺术家   后现代   现代性   文化类   艺术史   时代精神   作品   林风眠  
描述: 刘红(以下简称"刘"):徐老师,您好!您的作品如果单纯从画种来分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归属,有些像工笔,有些像西画,有些像没骨画,您也说自己的作品是"四不像"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始于何时?为什么会有这种创作形式出现?
我们需要怎样的中国画家?
作者: 阴澍雨   来源: 美术观察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文人   综合素养   中国画家   艺术家   技法   创作   当代   时代要求   知识体系   中国画发展  
描述: 时至今日,当代中国画的发展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千年的传承所形成的文化积淀,同飞速发展的当代社会之间构成一种错综复杂而微妙的张力。一方面,在传统中国画中出现的形象、符号、形式被大量运用到使用其他媒
< 1 2 3 ... 15 16 17 ... 118 119 12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