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园林艺术意境
作者: 苏加群   王凯荣   林晓东   来源: 广东建材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山水画   中国古典园林   园林设计   情景交融   传统美学思想   创作者   园林意境   艺术形式   东方园林  
描述: 中国古典园林是东方园林的典型代表,它综合了山水画、书法、建筑、雕塑、植物学、园艺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反映了中国的传统美学思想。人们都喜欢用诗情画意来形容中国园林的美,诗情画意也已成为园林意境的代名词。意境一说最早可以追溯到佛经,佛家认为:"能
历史记忆,千年之美:分析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纹样的装饰美
作者: 高一方   来源: 工业设计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质   传统图纹   装饰美   起源  
描述: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纹样拥有强烈的美学特征,并作为一种广泛认知与约定俗成的装饰样式,被应用于绘画、雕塑、生活等诸领域。其装饰性特征明显,是一种"形"与"意"的交融,也是一种"具象"与"抽象"的结合。探讨其来源与本质,有助于深入了解传统吉祥图案纹样的独特风格,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含义。
访两院院长李向阳
作者: 海文   来源: 公共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府   艺术家   建设   城市公共艺术   当代   公共空间   民族素质   艺术教学   传统雕塑   油画  
描述: 多年来,李向阳在上海文化艺术界中担负着繁重的管理工作,他曾多年担当上海美术馆馆长,近些年来则是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和复旦大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虽然是身兼数职的官员身份,但他的思想却始终活跃,艺术创作才能不减,谈锋也愈见锐利。他在接收本刊访问时,选择了书面问答的方式,下面是访谈内容:
观点
作者: 陈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背景   审美方式   传统工笔   艺术理念   表达方式   观点   审美趣味   绘画形式   当代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在当下艺术表达方式和审美方式日趋多元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空间从艺术理念和语言的层面去重新认知传统工笔画中的审美趣味。它不应是一个绘画形式和种类的"继承",而应该是作者价值观、艺术观的呈现。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2011开年特展“英国现代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展览   雕塑家   回顾   英国   作品   世纪初   传统雕塑   现代雕塑   艺术学院  
描述: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于20111月22日推出30年来的首次"英国现代雕塑"展(Modern British Sculpture),主要回顾和研究20世纪英国雕塑。该展览将采取编年顺序主题画廊的形式,结合"英国"和"雕塑"两个关键词视觉呈现英国雕塑发展独特的概览。本展将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纸质装置雕塑
作者: 暂无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波普   艺术市场   艺术家   创作观念   西方现代主义   误读   传统雕塑   参照系   现代雕塑  
描述: 艺术的解构与再生——评李洪波的纸质装置雕塑
光年
作者: 木头   来源: 当代学生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零点   八卦   光年   科技馆   手机   电脑屏幕   混沌   短信   小学   传说  
描述: 一光年最近的生活真的可以用颓废来形容。每天什么事情都不想,趴在电脑前看百度还一边打短信,像是得了传说中的信息狂躁症。手机在手边响起又暂止,响起,又暂止,混在窗外恼人的蝉的叫声中成了一片混沌。眼睛直盯着五彩斑斓的电脑屏幕,而后不断地切换界面,一会儿在"hi"上和不
不容忽视的艺术标杆:浅析当代国内学院写实油画存在的必要性
作者: 李杨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   学院写实油画   偏见  
描述: 在当代国内油画艺术创作圈内,传统的学院写实油画屡屡遭到来自各界的诟病和偏见。但是,它作为一种油画在西方几千年发展中所形成的传统模式,其存在的必要性也不容忽视和质疑。本文通过反驳三种国内最为常见的对学院写实油画风格的偏见性批评,说明其在国内油画界中不容忽视的独特作用和重要地位。
纸上蔡锦
作者: 郭靖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面空间   油画语言   传统与现代   中国传统绘画   内容与形式   艺术作品   北平   审美趣味   艺术创造规律   油画创作  
描述: 近十年没有在国内办过个展的蔡锦,7月8日在798 HADRIE DE MONTFERRAND GALLRY举办了纸上作品展。此次展览为蔡锦近20年纸上作品的集中展示,看惯了她的油画美人蕉,再看新鲜的纸上作品,更加深了观众对蔡锦的重新认识。 出生于1965年的蔡锦,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出头的样子,一双清亮的眼睛显得格外不谙世事。日式齐刘海的她讲起话来温柔和气,但脚上一双疑似朋克风格的厚底娃娃鞋还是出卖了她的内心。正像是她的代表作品美人蕉,乍看这些血红色的支离的美人蕉,很像是剥了皮的破碎肉体构成的拼图。但这并不是宰割后贩卖的那种肉块,而是主观意识对身体的关照,黑暗中鲜活肉身的显现,处于挣扎,冲突,剧烈疼痛的状态。有着宁静安详外表的蔡锦,画面却绽放出充满爆发能量,偏执,野性,歇斯底里和挫折的内心世界。 蔡锦与美人蕉的结缘至今已是20年,从安徽师大毕业,在北京的中央美院进修之后,她在自家后院的花园,找到了她内心坚定的执着。“偶然在一堆乱草中看到一棵干枯的芭蕉树,原来的绿色是完全没有了,可眼前枯萎的形和色紧紧地抓住了我。那些叶片下面仿佛充满了某种流动感,于是一瞬间有一种无以名状的感触。
浅谈永乐宫壁画艺术及研究
作者: 赵娜   来源: 当代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永乐宫   传统   线条   重彩  
描述: 中国壁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它是中国绘画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永乐宫壁画是中国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彩壁画作品之一,又是中国壁画的巅峰。永乐宫壁画的艺术效果是依靠传统的工笔重彩技法
< 1 2 3 ... 9 10 11 ... 111 112 11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