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武威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汉代铜镜
作者: 胡爱玲   来源: 陇右文博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铜镜   历史文化   艺术风格   汉代   武威市博物馆  
描述: 汉代是我国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铜镜以汉镜出土的最多。它不仅在数量上比战国镜多,使用普遍,而且在制作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有很大发展。主题纹饰多采用浮雕技法,显得高低起伏,活泼自然,开创了后代铜镜高圆浮雕的制作手法。在纹饰布
生态临安 悠然栖居 临安房地产市场简析
作者: 沈珏   来源: 楼市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化生态城市   房地产市场   栖居   青山湖   市区楼盘   小高层   消费力   杭州市场   临安   房产开发企业  
描述: 继去年玲珑花园之后,海德·林水间、筑境2050、吴越山庄成为今年临安市区楼盘的代表进入了杭州人的视线。如果再加上青山湖板块的三个项目。在杭州市场上。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支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临安军团"。
中外专家放谈苏绣创新
作者: 肖晟   来源: 苏南科技开发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外   苏绣   现代科学   完美   专家   表现力   发展历史   创造   现代化   创新  
描述: 的“密接其针,排比其线”的方法,发明了长短交叉、分层加色的“乱针绣”,才为如今的苏绣艺术增添了无穷的表现力;如今,苏绣更以传统技艺与现代艺术、现代科学的完美结合,为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化迈出了一条光明大道。
无需解读的解读
作者: 易英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素描   文艺史   印象派   现代主义   印象主义   宣传画   木炭笔   工艺美术   油画   苏州  
描述: “乌托邦机器”,他用陶制的人来代替现实的人,陶制的机器代替现实的机器。这是一种滑稽、荒诞的反讽,暗喻了文化消费的方式。这个作品与《童谣》是很不一样的,但在《童谣》中悟到的东西在《乌托邦机器》中被强化
人像雕塑的衣着研究(一)
作者: 万振球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陌生化   基督   竖向   巴尔扎克   审美取向   雕像   雕塑家   十字架形   现代雕塑   写实性  
描述: 毫无疑问,衣着是人像雕塑上充满吸引力的神秘领域,充满悬念。从中国古代大型石窟造像(图1)到中国民间小型工艺雕塑,衣着的格局既有着使人们产生无法抗拒的审美欲望,又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开的造型秘诀
物质起了波澜——杨明的雕塑
作者: 朱朱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近自然   女人体   脚凳   凹痕   蒙昧时代   雕塑家   作品   万丈深   架上绘画  
描述: 空气是万丈深渊,雕塑是一种填充。它的出现,是人渴望面对自己的造物。由于雕塑所用的材料,它被看作是最接近自然与蒙昧时代的艺术。有人将它视为一种附属的艺术,那是将它与两个相邻的种类进行比较,单纯的架上绘画和以真正的综合手段占据空间的建筑。能够平静地对待这两者的诱惑而成为雕塑家的人,实是少数。
文明的纪念碑——西方建筑的艺术性(四)
作者: 樊小明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建筑师   外部空间   建筑形式   艺术性   现代主义建筑   建筑材料   西方建筑   象征性   哥特式大教堂  
描述: 欣赏艺术是一种以感官进入的体验,例如我们常说听音乐,看绘画和雕塑。欣赏建筑更是一种综合全身心的知觉体验。尽管视觉经验仍然是主要的,但欣赏绘画基本上是静止的,而欣赏建筑时观者始终处于动的状态之中,除了眼睛看之外还有置身于建筑中的身体感觉:温暖、干燥、舒适、安全感等等。欣赏建筑的体验有三个阶段,首先从身体的感觉进入,然后引起情感的反应,进而是理性的思考。建筑的规模、结构、质感、色彩、均能引起人的情感反映。要了解这些情感产生的原因则要通过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因此欣赏建筑是一种综合的认知活动,也是一种令人身心愉快的、必要的审美体验。
特色/创新/硕果——装饰艺术、雕塑艺术学生作品点评
作者: 暂无 来源: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性   艺术表现语言   传统山水画   作品创意   审美意义   苏州园林   中西文化   装饰艺术   雕塑艺术   当代设计  
描述: 作品:钥匙扣系列作者:张倩点评:周清 民俗与时尚的结合是当代设计的一大课题,如果能做到完善与统一,就能产生美。作品以苏州园林里的花窗与桃花坞元素相结合,达到了美妙的效果,加之变化多端的彩色木马,构成了最时尚的完美表现。
山塘赏桥
作者: 李德武   来源: 苏州杂志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   古代   时空   着水   文化特征   折杨柳   河道   行人   雕塑   苏州  
描述: 我经常去山塘街散步。那里仿佛有什么东西牵着我,去过了还想去。我喜欢山塘街现有的沧桑,它多少让我真正领略到老苏州生活的风貌。尤其是山塘河上的桥,站在上面,顺河上下眺望,内心有一种难以表达的激动和震撼。桥还是古代的桥,河道还是古代的河道,这一纵一横,就仿佛是静止的时空,见证着水的流
商代玉器的审美特征
作者: 朱志荣   陶国山   来源: 泰山学院学报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代玉器   纹饰   造型   风格  
描述:  商代的玉器在继承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基础上,与青铜器艺术互为借鉴,互为影响。在造型上,商代玉器常常因物赋形,展示了艺术家们高超的技巧,并在像生造型中实现了摹形与传神的统一。其匀称的比例和形与色
< 1 2 3 ... 91 92 93 ... 105 106 1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