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226 条
-
回族儿歌的教育功能初探
-
作者:
马燕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说
心灵创伤
好奇心理
孩提时代
豆饭
道德品质
给你
又香
心灵深处
一团团
-
描述:
在回族民间文学宝库中,青海回族儿歌象一颗晶莹的宝石,以其玲珑剔透的美感和朴实无华的内容,吸引着广大回族儿童世代传唱,经久不衰,使之成为回族学龄前儿童的良师益友。在传唱中,他们从心灵深处享受到了欢乐
-
《米洛的维纳斯》和《欧米哀尔》
-
作者:
雨田
来源: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欧米哀尔
下半部
艺术创造
人类艺术
古代希腊
法国国王
希腊雕刻
现实美
艺术杰作
-
描述:
的女性站像的雕塑,乃是以创造性地再现古希腊女性美为目的的艺术杰作。其人物的身材十分匀称,体态健美,肌体圆润而生气焕发,人物曲立凝视,仪表以及下半部的衣纹,线条都极为柔和与自然,充分体现了古代希腊的女性美和古代希腊人的审美理想。因此,法国卢浮尔博物馆将其作为
-
《观巴黎油画记》中的“偃仰僵仆”
-
作者:
黄镇华
来源:
语文教学阵地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窈窕淑女
豪放
古代诗词
故事
江南水乡
-
描述:
《观巴黎油画记》中的“偃仰僵仆”
-
一个世纪儿的雕塑
-
作者:
王俊义
来源:
作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佩红
散文
《身体的女人》
当代
-
描述:
一个世纪儿的雕塑
-
明景德镇洪武瓷述略
-
作者:
汪慶正
来源:
上海博物馆集刊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从契约
乾隆时期
景德镇
清代
中国封建社会
买卖契约
明清时代
地权
瓷业
农村社会经济
-
描述:
一、概说从中国陶瓷史的角度看,两宋是陶瓷发展史上百花争艳的时期,但通过元代的过渡,到明代变成了近乎由景德镇一花独放的局面。两宋时期(包括辽、金)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很多不同品种,都有各自的市场。很难说,那个窑场的某一品种是最主要的。但到了明代,南北各地很多古老名窑已经停烧,至
-
景德镇陶瓷馆藏瓷介绍(2)
-
作者:
王荣雪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焙烧
透明釉
纹饰
明代
釉下彩
装饰
梅瓶
青花
景德镇陶瓷
着色剂
-
描述:
退色、深受人们的喜爱。景德镇陶瓷馆收藏的“青花瑞果纹梅瓶”是明代永乐年制品,高28.7厘米、口径5厘米、肚18.1厘米、底11.5厘米、瓶体造型丰满、质坚实、釉莹亮,似白玉、白里闪青、足内无釉。青料属“苏泥勃青”型,纹饰绚丽鲜艳、清晰明快、青花中有深入釉内的钴铁的
-
景德镇五代瓷业概况及产品特征
-
作者:
黄云鹏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五代十国
关中地区
景德镇
新平县
青瓷
同类产品
唐代
造型
瓷业
-
描述:
,镇民受命烧制过“陶础”。隋代大业初(约605年)隶鄱阳郡,并曾制作过狮象大兽两座。唐代武德四年(621年)始设新平县,此时有“陶窑”、“霍窑”,制瓷日趋精巧,产品胎土白、体稍薄、色素润,“莹缜如玉
-
斗茶侧记
-
作者:
卢友中
来源:
茶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茶叶
名茶生产
玲珑
复制
宋代
浙江省
茶业
茶桌
厅堂
雁荡山
-
描述:
初夏。雁荡山。一个玲珑别致的大厅,简直成了茶的世界。一种种名茶,摆放在长长的评茶桌上:千姿百态,争艳斗丽。厅堂正中,悬挂着一幅从古茶书中复制的宋代“斗茶图”。在这里,浙江省首届斗茶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斗茶”之风盛于宋代。民间茶人各自
-
在改革与开放中振兴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
作者:
俞炳林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建筑卫生陶瓷
建陶
陶瓷行业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意大利
墙地砖
相适应
卫生洁具
釉面砖
-
描述:
(一) 在我国历代陶瓷制品中。从粗陶到精细瓷器,都有建筑卫生陶瓷器。古代的陶管、瓦挡,后来以琉璃瓦为代表的园林瓷,还有精巧的尿壶等等。但是,现代建筑上用的建筑卫生陶瓷,无论是它的生产工艺
-
激光声像同步荧光橱窗
-
作者:
陆亚东
杜国祯
刘仲文
来源:
电子技术杂志
年份:
198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科学与艺术
设计与制作
自动转换
激光器
现代社会
声像
普及科学知识
密切相关
激光表演
橱窗
-
描述:
在商品经济繁荣的现代社会中,橱窗是都市的眼睛,也是沟通消费者与商品的桥梁,五彩缤纷、绚丽多姿的橱窗常常令众多的行人流连忘返.长期以来,橱窗的设计布置只是美术和工艺的结合,实际上,科学与艺术在许多方面
<
1
2
3
...
6
7
8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