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我国古代釉上彩的研究
作者: 张福康   张志刚   来源: 硅酸盐学报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氧化铁   景德镇   釉上彩   着色元素   化学组成   我国古代   着色剂  
描述: 本文对我国古代釉上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 1.我国古代釉上彩是在传统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两类不同的装饰方法均采用有限品种的着色元素(Fe、Cu、Co、Mn四种)来产生无数种艳丽的彩色
华沙艺术家分会要求当局展出一幅反沙俄的历史油画
作者: 暂无 来源: 参考资料·上午版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现代艺术设计   民间艺术   哲学  
描述: 华沙艺术家分会要求当局展出一幅反沙俄的历史油画
试谈青花瓷的创烧年代
作者: 陈柏泉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窑址   八思巴文   元代瓷器   景德镇窑   元代青花瓷器   青白瓷   釉下彩   吉州窑   元青花瓷   文物  
描述: 在我国绚丽多彩的名瓷百花园中,有一种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浓郁生活气息的青花瓷器,是我国瓷都景德镇瓷苑中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它在我国晶莹璀璨的传统名瓷中,向以明快清新、素净淡雅而驰名海内,载誉全球。然而就是这样一种名瓷产品,对于它的创烧年代,却至今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致读者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大读者   学术理论刊物   太平天国运动   社会科学研究   重要地区   瓷都   庐山旅游区   科学研究成果   现代化   地灵  
描述: 《江西社会科学》现在和广大读者见面了.它是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它肩负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开展学术讨论,反映科学研究成果的使命.我们相信它的创办,能够对我省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起促进的作用. 我省在古代,特别是唐宋,经济文化素称发达.明末清初,瓷都景德镇...
时代的镜子——二十年来的现代建筑
作者: 赫克斯台布尔   黄元高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建筑   建筑物   设计   建筑师   现代艺术博物馆   建筑艺术   展览会   近代建筑   二十年   博物馆建筑  
描述: 1979年2月底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开幕的“现代建筑的变迁”展览会,是对过去二十年建筑的总回顾。博物馆许诺筹办这个展览已有些日子了,艺术界和建筑界都为之屏息而待。这个展览集纳了各种动向和成就,包罗
人生三阶段(油画)
作者: 克里木特   来源: 世界美术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语言   风景画   独创性   油画艺术   思想感情   印象派   少年   色彩语言   新途径   现代化  
描述: 人生三阶段(油画)
苏州织锦缎图案沿革和展望
作者: 秦尚信   来源: 江苏丝绸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调研   国外企业   特殊行业   市场   合纤   丝绸行业   现代科学技术   新潮流   仿真丝绸   丝绸产品  
描述: 织锦缎以其图案花纹的美丽、色彩绚烂透亮的外貌和柔中带坚、经久耐用的质地,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今对外贸易,都曾赞誉为中华民族的光荣和丝织品的传统代表。从史实和出土文物证明,远在西汉时代已有利用廉价
五彩的壮锦——读诗集《山欢水笑》
作者: 周炳成   来源: 诗刊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方色彩   四人帮   山水风光   多民族地区   花山壁画   新时代   少数民族诗歌   壮族   风土人情   广西  
描述: 带入广西特有的诗情画意之中。《山欢水笑》不仅带着浓郁的地方色彩,而且反映了各族人民进行"四化"建设的崭新风貌。竹楼古老的苗笛与"四化"建设的激越号音,红棉花的彩霞与新时代的祥云,相互交溶,成为诗集的一个特色。
打破传统偏见,复兴工笔重彩
作者: 潘洁兹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秦汉唐   陶器   工笔重彩   半坡遗址   中国画   绘画   艺术形式   庙底沟   公元前   新石器时代  
描述: 中国画的艺术形式,多姿多彩,试加区分,不过是工笔重彩和写意水墨两大类。 在绘画发展的早期,主体是工笔重彩。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在陶器上用红、黑、白等土质颜料,画各种花纹。西安半坡遗址
从日本画的发展所想到的
作者: 蒋采苹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绘画   艺术技巧   东山魁夷   工笔重彩画   学生时代   现代绘画   作品   工笔重彩人物画   日本绘画   日本画  
描述: 我从学生时代起就比较喜欢日本的工笔重彩画,觉得它和中国传统绘画不论在意境上、艺术技巧上都有不少一脉相通的地方,看起来很亲切,因此在自己学习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过程中,也偶尔试探从日本画中借鉴一些东西。但过去见到的日本画不多,也谈不上研究。前年东山魁夷画展来华展出,给我印
< 1 2 3 4 5 6 ...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