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431 条
-
泗水河上古卞桥
-
作者:
姜念古
来源:
水利天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泗水
桥上桥
世界历史
劳动人民
人物画
山水风景
春秋时期
古代桥梁
艺术智慧
金刚力士
-
描述:
齐鲁大地现存最早的古代桥梁——泗水河上古卞桥。横跨于泗河上游,位于鲁南泅水县城东12.5公里处的卞桥村东。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庄公封大夫卞庄予于此地,兴建该桥,因而得名卞桥。唐代初期重建;金大定二十一
-
城市雕塑现状与发展
-
作者:
李湘洲
年沛岩
来源:
当代建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创作手法
民族精神
雕塑作品
现代技术
室外空间环境
生产设计
城市雕塑
创作思想
时代风貌
-
描述:
民族文化,反映时代精神,又可以装饰环境,美化和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潜移默化地对群众进行美的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好的城市雕塑往往可以成为一个国家、一种文化、一座城市的标记。它既为当代服务,又为未来留下
-
九华一览诗画尽
-
作者:
邵增生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华山
华山志
刘海粟
莲花佛国
青阳县
佛教文化
青年时代
艺术大师
自然景观
元文宗
-
描述:
。传诵至今,艺术大师刘海粟,从青年时代起就登山作画,1988年9月第十次登上九华,创作油画《肉身殿》,国画《凤凰松》,并为新编《九华山志》作序。元文宗皇帝游九华时,十分欣赏五溪桥风光,赋诗曰:昔日曾见九华
-
汪静之的家乡情
-
作者:
邵增生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屯溪
人生历程
湖畔诗社
汪静之
五彩缤纷
明清时代
徽州
五四时期
安徽省
新安江
-
描述:
湖畔悠悠蕙的风,诗神缈缈寂寞国,中国五四时期著名文学家、湖畔诗社创始人、老社长汪静之,走完了五彩缤纷的人生历程,在他钟情的西子湖畔,于1996年10月10日平静地与世长辞。令老诗人倍感欣慰的,是他的爱情诗集《六
-
金湖“十佳”
-
作者:
邓英明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代建筑
烟雾
力学
阳光照射
飞溅
五彩缤纷
造型
甘露寺
瀑布
鸳鸯湖
-
描述:
)在其中之说。寺庙楼阁一柱支地,不假片瓦,造型独具一格,富有力学奥秘.展示了我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鸳鸯情绵鸳鸯湖口立一巨岩,那是手牵红线、脸挂笑容的月下老人。湖内山峰酷似
-
仙居花灯呈异彩
-
作者:
李湘满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针刺
民间艺人
秀才
万历年间
浙江省仙居县
唐代
地方志
花灯
神灯
开元年间
-
描述:
仙居花灯起源于唐代,据浙江仙居地方志的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民间就有盛大的闹花灯活动。当时人们把花灯称为唐灯。也有人叫它神灯。传说,唐开元年间,有一秀才,夜行深山迷了路,被一仙女救起,并赠他神灯一盏。此灯周身用绣花针刺出各种精美的图案,且轻巧玲珑。它带领秀才安全返家。秀才回家后,为了纪念这
-
阿庐归来常忆洞
-
作者:
世辉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泼墨
想象
诗歌
古溶洞
石笋
金三角
艳词
明清两代
喀斯特地貌
雕塑
-
描述:
阿庐洞,好一群动人的雕塑。阿庐洞,好一条迷魂的画廊。阿庐洞,好一集优美的诗歌。阿庐洞,好一章醉心的乐曲。明清两代,多少骚人墨客,学士名流用尽艳词丽句,挥笔泼墨
-
烟霞洞石刻造像艺术品赏
-
作者:
宣大庆
来源:
风景名胜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烟霞
宋代
雕刻
石刻艺术
艺术价值
观音菩萨
石刻造像
罗汉
雕塑艺术
杭州西湖
-
描述:
突出的地位。烟霞洞洞口左右两旁,刻于宋初的两尊观音菩萨造像最为精美,技法之熟练,刻划之柔润,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宋代雕塑艺术家的一个创造。左侧观音立像,着天衣,挂璎珞,腰裹长裙,头戴宝冠,胸挂一串
-
半月出版掇闻
-
作者:
暂无
来源:
出版参考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奖金
吴玉章
出版座谈会
《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新华书店总店
中文版
联合投资
月出
首发式
中国现代美术
-
描述:
《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中宣部副部长龚心瀚、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出席了于10月22日举行的座谈会并讲话。《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第一批包括《中国画·人物》上、下2卷、《油画》1、2卷
-
中国油画肖像百年
-
作者:
水天中
来源:
出版广角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风格
曲折发展
西方绘画
文化特色
艺术风格
生存状态
作品
多重意义
肖像画
中国油画
-
描述:
画家的代表性肖像画作品,审视中国肖像画由古典风格向现代风格的嬗变;第三点,也许是最有趣的一点,是数百件肖像画反映着一百年间中国人的不同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心境和不同神
<
1
2
3
...
31
32
33
...
42
43
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