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浅析唐代墓俑雕塑
作者: 于海轩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俑   唐代   墓俑雕塑  
描述: 在中国历史上,唐代达到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同时也带动雕塑艺术的发展。雕塑的门类有陵墓雕刻、随葬俑群、宗教造像等,在艺术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墓俑雕塑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门类在唐代的发展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探讨赏析古代美术作品考虑的因素
作者: 陆娟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散点透视   马远   人生阅历   古代女性   一幅画   中国古代美术   美术发展史   美术创作   画中   美术作品  
描述: 对于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要对作品本身及产生的背景都有着较为全面的了解,在进行赏析的时候不仅仅是对于美术作品本身技法的关注,还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间与作品自身包含的特殊意义。在对于古代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的时候就要对创作者所生存的年代与创作者自身的经历有着充分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加深入的体会到作品的精髓所在。
现代陶瓷的图形设计理念探讨
作者: 罗丹   权春艳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设计理念   图形设计   现代陶瓷  
描述: 图形可以说是非常直观的一种视觉符号,其所展现和传达的各项信息及对应产品均是密切相连,可充分刺激人体视觉神经,从而直接将物品所蕴含的文化底蕴传递于观察者。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提升,人们逐渐关注图形设计带给人的审美,陶瓷装饰设计随之飞速发展。本文分析了现代陶瓷图形设计理念,并提出实用性应用策略。
图案设计在陶瓷设计中的运用
作者: 王花明   来源: 科技与创新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学原理   现代设计   图案设计   装饰艺术  
描述: 使用现代元素,则在感官上不会与时代脱离,进而从本质上体现生活中的某些内涵,这样既能使设计体现时代感,还具有时尚精神。
时代文化背景下的陶瓷人物研究
作者: 汪楚   来源: 美与时代(下)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人物   时代特征   文化背景  
描述: 陶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而行走在世界上,打破了语言的障碍,表述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陶瓷人物反映着时代的文化特征,在文化背景下,陶瓷人物带着时代的思想,从一个时代走出来,传播着那个时代的文化
宋代瓷器仿生造型对现代生活陶艺的启示
作者: 段亚   来源: 现代装饰(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史   白釉   花口   篮纹   古代人类   陶艺家   宋瓷   绳纹   定窑   美学境界  
描述: 的启示。大自然赋予了人们视觉上不同种类的事物,那些丰富的外观形态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也是人们仿生造型的源泉。这些事物为人们带来了美的形式,提供了新的设计方式,使我们获得了多层次的思维。原始社会陶器制作、新石器时代的篮纹、绳纹的肌理形式都是古代人类最初的仿生意识。先民们从自然中选取优美生动的形态或局部,经
黄宾虹现代性研究小议
作者: 王清丽   杨柳青   来源: 大众文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黄宾虹   现代性   研究  
描述: 本文从黄宾虹的早期生活变化对其意志力的创造影响、西方绘画对黄宾虹画风的影响等二个方面展开现代性的研究,以期更加接近黄宾虹艺术风格研究之真谛。
从明代后期月港的兴衰看开放政策对遏制走私活动的意义
作者: 左鹏   来源: 现代经济信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走私   月港   明代中晚期  
描述: 我国走私贸易由来已久,在漫长的走私贸易史中,漳州月港的走私贸易极具代表性。本文介绍了走私贸易形成的原因、危害及我国古代走私贸易的发展,再重点分析了明代中后期月港的兴衰情况及兴衰原因,进一步得出月港兴衰对今天缉制走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宋代陶瓷美学思想研究及对现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作者: 吴丹妤   吴煜   来源: 牡丹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想蕴含   美学思想   美学观   现代平面设计   国际艺术   装饰纹样   景德镇陶瓷学院   政治因素   人文社会   梅瓶  
描述: 传统美学思想蕴含着我国传统的审美观,现代平面设计则是较为时尚的国际艺术表现形式。在大数据时代,传统与时尚已抛开门户之见,共求发展。陶瓷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有悠久历史的民族财富,而宋代的陶瓷,受当时
中国当代陶艺的构成主义形式研究
作者: 陆小泥   来源: 品牌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艺   中国当代   构成主义形式  
描述: 中国当代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西方艺术,这种新思潮的侵入,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出现了较大的摩擦,最终发展成为相互适应、相互融合,从此中国陶艺也有了自己的发展规律,呈现的审美特征也是独一无二的,本文主要对中国当代陶艺的构成主义形式进行研究。
< 1 2 3 ... 27 28 29 ... 267 268 2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