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视野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女王   书画收藏   邮票面值   现代艺术馆   维多利亚女王   考古调查   伊丽莎白二世   青花釉里红   珂勒惠支   中国美术馆  
描述: 01英国当地时间10月20日中午,英国女王和习近平在白金汉宫享用午宴之后,女王陪同习近平参观了皇家收藏的一些和中国相关的藏品。包括雕漆,有关维多利亚女王接见满清代表的历史文物,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访华
触手可及——雕塑家隋建国新作漫谈
作者: 王青云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我们这代人   九十年代   现代文明   媒介材料   蒙德里安   引力场   自然造化   三度空间   隋建国  
描述: 在隋建国的创作脉络中,对于材料的探索一直是一条时隐时现的主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地罣》、《殛》,到新世纪以来的《时间的形状》、《运动的张力》、《有限行动》等,媒介材料的边界在各种实验性的作品中不断
“黑度——奥尔弗斯的凝视”群展
作者: 暂无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拘一格   艺术界   参展艺术家   现代性   青年艺术家   展览形式   雕塑家   作品内涵  
描述: 本次展览汇聚了11位活跃于当代艺术界的中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以不拘一格的展览形式,诠释了现代性的底色黑度。观者从这些作品中,可以见出艺术家对黑色几重度数的深度凝视与深入思考。展览不论是观看形式的全新
中国当代雕塑和装置:让未来成为传统的可能
作者: 赵阳   马啸   董萍   来源: 收藏.拍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当代雕塑   李莫   语言建构   装置艺术   投资收藏   当代油画   装置作品   架上雕塑   珂勒惠支   具象雕塑  
描述: 中国当代雕塑和装置艺术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部分,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既生机勃勃又乱象横生,其中不乏优秀出众的艺术家和作品,在思想观念和语言建构上都有所创造和突破,但另一方面,大量粗制滥造的户外雕塑与所谓
浅析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时装中的运用
作者: 傅家怡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   现代时装   运用  
描述: 今天当我们看到T台上展的出各种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时,它带给我们的视觉冲击,不仅仅因为其展示了各民族的服饰风格,也展示出现代服饰的色彩和款式与民族服饰相结合的特点,当代的服饰是一个融合、传承与发展相对接的民族文化盛宴时装回归的时代.
人性的践踏与无力的救赎
作者: 李雪洁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少数民族服饰   现代时装   运用  
描述: 《女心理师》是毕淑敏的一部心理力作。在展示人性的五彩斑斓、探索当代人的心理困惑和救赎突围的过程中,作者展示了形形色色的人对于道德、人性的有意无意的践踏,体现出作者对当下社会道德困境的关注与思考。女心理师为来访者所开出的心理“药方”尽管解除了一些心理纠结,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文化层面的痼疾。
浅谈景观雕塑的抽象性问题
作者: 何抒凯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公众性   景观雕塑   抽象   协调性   代表性  
描述: 本文以景观雕塑为线索,阐述我国目前社会公共环境上景观雕塑存在的争议性问题,即受西方当代艺术文化影响,包裹着抽象艺术的哲学表面,实则偏离抽象艺术本意的、不考虑其现实问题的景观雕塑是否贴近公众艺术审美
“现代雕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作者: 李兵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现代雕塑设计  
描述:现代雕塑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基于教学过程,笔者针对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雕塑设计”课程的现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学目的模糊,以及教学环节中缺少实践性教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现代雕塑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作者: 李兵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改革   现代雕塑设计  
描述: "现代雕塑设计"是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或专业选修课.基于教学过程,笔者针对当前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代雕塑设计"课程的现状,提出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刻板,教学目的模糊,以及教学环节中缺少实践性教学.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殉葬制度与随葬俑的起源——谈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作者: 李峰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替代品   人形   人殉  
描述: 凡是随葬于墓室中的明器雕塑皆可称之为俑,这是目前学界对俑的一般界定.但通过对其起源与用途的考察,结合古代殉葬制度的内涵,我们发现这种界定违背了俑的最初涵义.在古人眼中,"随葬于墓室中具备人形的明器雕塑"才能称之为俑.我们对俑的命名与分类都要以此为基础,因而"兵马俑"的称谓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 1 2 3 ... 235 236 237 ... 267 268 2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