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28 条
-
古玩情缘·青花瓷
-
作者:
冬雪晚晴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林家祖上传下摸玉诊金术,却不做古玩生意。林枫寒大学毕业后,就守着爷爷在扬州传下来的一个小铺子穷困潦倒地度日。一天,他无意中打碎了店铺里面的财神像,不料财神像的肚子里面居然藏着父亲的绝笔信。
-
青花瓷: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
-
作者:
方文山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散文
中国
当代
-
描述:
东方的古老事物一直是方文山关注的焦点,包括古物、文化、历史、建筑等等,如此的兴趣,深深反映在其创作的歌词中。这一次,方文山再次以文字为载体,跟读者分享他创作时的思考脉络,娓娓说明一首绝妙好词是如何构思产生:如何选字;不同的用字又会引发出何种意境与心情;该怎么用最少的文字,传递出最大的意义,让最浓厚的情感共鸣,穿透每个人的心。 由于对古老中国怀有浓厚情怀,方文山甚至自己制作了一座规模宏大、建制精细的长安城建筑模型,这座模型的精美图片穿插在他或情意绵绵、或豪气万千、或俏皮洒脱的文字间,建议你不妨好整以暇泡杯茶,在氤氲飘渺中,让方文山的一单字、一首词、一幅画,带你进入古风悠悠的世界。
-
青花瓷 隐藏在釉色里的文字秘密 珍藏版
-
作者:
方文山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集
-
描述: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花恋蝶》;《小小》;《东风破》;《牡丹江》;《千年之恋》等。
-
亿万富姐
-
作者:
刘千生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
描述:
种种冷暖和难言之隐裸陈给读者,在一个个震撼的故事中,作者对官场、商场、情场的时弊痛加针砭,生动、深刻地表现了当代社会五彩缤纷的世事浮沉。
-
谔谔国士傅斯年
-
作者:
郭保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长篇小说
儿童文学
-
描述:
本书共分为十四章,主要内容包括:杨柳正春风、潮涨潮落都是海、山平水远苍茫外、历史天空的五彩石、铁笔淬火化为剑、山河破碎风飘絮、国破山河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等。
-
曹勇绘画艺术之旅
-
作者:
石头编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汉字
作品集
书法
中国
作品综合集
绘画
摄影集
现代
-
描述:
美国家喻户晓的艺术家,他的几大系列作品,也成为油画市场大受欢迎的产品。本书介绍了作者成长的历程及代表作品,是一部油画爱好者鉴赏书。
-
相约来世 心的新疆
-
作者:
张承志编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散文集
-
描述:
《相约来世,心的新疆》是张承志多年来走进新疆感知新疆的文字的集合,是作者与新疆心灵共振的一次释放。作者倾其半生对新疆的感情的积累讴歌新疆,视野宏阔,用情深挚,意绪浓烈,语言精细,援引审慎,肌质丰富。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笔笔如刻如画,而字里行间又时时透出质询和沉默的力量,充满真诚与尊重。书中配以百幅黑白与彩色的照片、油画及素描,有些是首次面世,它们与文字一起,构成了作者笔下“心的新疆”。
-
相约来世
-
作者:
张承志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中国
现代
油画
-
描述:
《相约来世》是张承志多年来走进新疆感知新疆的文字的集合,是作者与新疆心灵共振的一次释放。作者倾其半生对新疆的感情的积累讴歌新疆,视野宏阔,用情深挚,意绪浓烈,语言精细,援引审慎,肌质丰富。行于当行,止于当止,笔笔如刻如画,而字里行间又时时透出质询和沉默的力量,充满真诚与尊重。书中配以百幅黑白与彩色的照片、油画及素描,有些是首次面世,它们与文字一起,构成了作者笔下“心的新疆”。
-
泪眼看清宫
-
作者:
周颖 姜国芳绘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诗歌
作品集
中国
当代
中国画
现代
-
描述:
两位先生的结合,既秉承了中国的这一传统,同时也是以现代人崭新的面貌出现。姜国芳是我国当代著名的油画艺术家,他早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后又分别在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任教。他在长达二十
-
100个北大荒老知青的人生故事 我们的故事
-
作者:
贾宏图著
来源:
北京:作家出版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作品集
现代
德国
油画
艺术评论
-
描述:
这是《我们的故事》的续集,上一集写了六十几个故事,这一集又写了四十多个故事,总算完成了要写l00个北大荒老知青故事的夙愿。但是,我的心绪还是平静不下来。 今年的12月22目,正好是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40年,各大城市的知青都自发地组织纪念活动。每一个知青自然要对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那段历史进行回顾,但结论却大相径庭。也许历史都是自己写的,而结论要由后人来作。不过今年5月15日在上海美术馆举行的《青春叙事——知青油画邀请展》却石破天惊地对知青运动发表许多精彩的论断,不仅用那些有震撼力的艺术形象,还有诸多名人在展览序言中的表述。 这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展览,因发生了四川汶川大地震,影响力有所减弱,但画家和评论家对知青运动的新认识却长久地写在历史上。这里,我要摘述他们的意见,因为我是纪实文学作家,更习惯用别人的言与行表达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