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3529 条
-
民国时期美术团体对现代雕塑发展的作用
-
作者:
邵靖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术团体
现代雕塑
-
描述:
雕塑是艺术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国时期,众多的西方美术团体对中国现代雕塑的萌芽、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这些相关的美术团体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并总结出了现代雕塑艺术发展的若干规律和经验,以资借鉴。
-
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架构解析
-
作者:
杨智
来源:
大舞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艺术语言
-
描述:
现代陶艺集中了雕塑语言、绘画语言以及陶艺家特有艺术语言等形式,融合陶瓷工艺奇特的技术效果,形成了现代陶艺特有的艺术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艺术趋向于多元化发展,现代陶艺已成为现代艺术家喜爱的最富
-
失败与难堪的纪念:参观华盛顿朝鲜战争纪念碑
-
作者:
姜华宣
来源:
大学生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纪念碑
中国人民志愿军
华盛顿
朝鲜半岛
朝鲜战争
鸭绿江
代价
朝鲜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失败
-
描述:
在华盛顿游览, 朝鲜战争纪念碑映入人们的视线, 纪念碑并不高大。 造型很有特点: 草地上雕塑着三十八名持枪的士兵, 脚踏标志线的地面; 不高的纪念墙上, 铭刻着54246人的死亡名单; 碑文上有醒目的大字:“freedom is not free”(自由不是免费的) 标榜为自由“付出生命代价”的内涵。
-
风景画在油画教学中的位置
-
作者:
马一平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制造
时代
艺术品
张大千
买单
近现代
徐悲鸿
俱乐部
中国当代艺术
拍卖市场
-
描述:
中国大半个世纪以来的油画专业教学中,风景画始终占着一个小小的角落,但她却是个美丽的角落,油画专业教学通常不像中国画那样开辟一个单独的山水专业,以培养专门的山水(风景)画家,油画专业出身的学生中少数人成了风景画家,也多因个人的素质与取向所致。油画教学似乎天然是以人物为绝对的主体研究对象及高层次的教学内容,风景写生仅作为低年级一年一度不可缺少也不可再多的基础教学内容,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恒定的框架模式。近若干年来由于外出教学经费的拮据,商品大潮猛烈冲击下教师敬业精神的日趋珍贵以及不少教师教学本身不甚得法,使有限的外出写生其教学效果亦多不理想,因而风景画这个小小的美丽角落也逐渐销减了应有的光华。一个值得重新思考的教学命题是在油
-
“超写意·架上艺术”何为?:序《’2011文脉中国—“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
-
作者:
陈孝信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我从2003年以来,就一直坚持在做"中国版本"——这一思路的系列展览。迄今为止,已做了五回展览(这一次的"超写意"架上艺术10+10已是第六回展览),其中最有代表性、份量最重的是2007年5月在北京
-
刘勇访谈:马老师的现代教育精神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师生缘的吗?刘:说起和马老师的关系源远流长。在我十三四岁时,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初,马老师被调到红岩革命纪念馆搞创作,而我父亲是那里的馆长,马老师创作《重庆谈判》的整个过程我都在现场。那时我还没学画画,在那几个月当中
-
王承云访谈:马先生永远年轻的心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鹭"):王老师,您好!请问你是怎么认识马先生的?王承云(以下简称"王"):我是1982年考进四川美院的,那时正值77级毕业。我上了四年大学,毕业后就去了德国。大概15年后,我回来看"首届成都双年展",在那里碰到了马老师,他热情地邀请我去川音成都美院参与教学实验,于是我先在川音成都美院搞了一个讲座,讲座以后,马老师又提出让我给他们搞个实验班,到2004年,油画系实验班才正式开课。鹭:您当年在川美读书时,对马老师印象如何?王:当时,四川美院的实力很强,而我的年龄还很小,很多年长的
-
叶永青访谈:教育开拓者:敏锐严谨的“鹰师”
-
作者:
王鹭
唐书婷
来源:
大艺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西方油画
油画语言
中国艺术
图像文化
西方现代绘画
意象化
中国当代
中国绘画
中国意象
中国油画
-
描述:
王鹭(以下简称王):很高兴采访到著名艺术家叶永青老师,您能聊一下您刚入学的时候,初次见到马平先生是什么样的印象吗?叶永青(以下简称叶):第一次见到马先生,是刚考入美院路遇先生——他看起来很高,很帅,比我们要年长,是一个英气逼人的美男子。记得我早期画画时,是属于典型的"野路子"派,因为当年我在昆明那座小城市里,要想找到一些跟艺术有关的资源,还是相当匮乏的。既难找到好的老师,又难找到好的资料。当时唯一一个与艺术有关的重要资源,就是这座城市中心的邮电局,这里偶尔会卖几本画刊、画报,有一本是浙江的《工农兵画报》,另一本是川蜀的《四川画报》。我偶尔会在《四川画报》上看到一些油画,其中就有马一平先生的,画的非常潇洒帅气。当时的绘画风格普遍存在着"文革"后千人一面的"红、光、亮"的特点,但每个艺术家还是会尽量的流露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不同的表达方
-
何韵兰的电影海报艺术赏析
-
作者:
朱浩云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主德国
海报
六十年代
艺术风格
绘画艺术创作
故事片
古巴
版画
电影美工
起义者
-
描述:
他们创作的老电影海报如今已经成为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何韵兰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女绘画艺术家,擅长中国画、油画。同时何韵兰也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电影美工师。何韵兰1937年生于浙江海宁。195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6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他在中央美院时的
-
版画与印刷术之间的奥秘
-
作者:
黎浚源
来源:
大众科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版画创作
墨层
丝网印刷
现代印刷技术
版画艺术
胶印印刷
网版
丝网版画
空白部分
凹印机
-
描述:
版画艺术一直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明而发展的,现代印刷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版画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版画是由手工制版印刷在不同材料的版面上,形成的一种绘画形式(木版、石板、铜板、锌版、麻胶版等)。它与其他绘画艺术形式不同,不仅需要画家亲手绘制,还需要印刷工作室,所以版画的创作更复杂。由于所有版画都源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