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电影小百科
作者: 暂无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象   绿色钱包   黄沙绿浪   两代人   两个小足球队   叛国者   变形镜头   五朵红云   绿洲凯歌   孔雀公主  
描述: △维吾尔族:还有《阿娜尔罕》、《黄沙绿浪》、《绿洲凯歌》、《幸福之歌》、《两代人》。△蒙古族:还有《草原上的人们》,《牧人之子》、《内蒙人民的胜利》,《草原儿女》、《玉碎宫倾》。△回族:还有《水
重“建”西洋楼 漫话圆明园
作者: 黄戌坤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雍正皇帝   八年   园林艺术   胤禛   正式题名   中国古代园林   罗马式   蒋友仁   九英   康熙皇帝  
描述: 最近,北京的北郊奇迹般地出现了一座皇家花园,占地二十余亩,花费六十余万元。这就是电影《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摄制组,仿照圆明园的西洋楼、大水法、远瀛观搭建的一堂花园布景。原大水法中那十只铜猪狗围着一只小铜鹿不停地射水柱和对衬的两座玲珑宝塔相映成趣的景象,已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乳白色的中西小楼前。这小楼的蓝色琉璃瓦殿顶和罗马式的立柱,都酷似早已焚毁的圆明园西洋楼。(图二) 圆明园是在明朝达官显贵修建的行宫的基础上,从康熙四十八年开始兴建的一座宫苑。此宫苑一建成,康熙皇帝即赐予四子胤禛(即雍正皇帝),正式题名“圆明园”。雍正帝登极后,又大肆增修扩建,以
《鹿铃》得失谈
作者: 唐伽   来源: 电影艺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工笔画   六十年代   国画   摄影作品   中国水墨画   水墨动画片   画面   影片   创作者   电影艺术  
描述: ,世界动画史上还没有过。因此,是件了不起的事。历来动画都是单线平涂,它更近似漫画,画起来也比较方便,可中国水墨画,讲究笔情墨意,章法气韵,在创作和工艺上也复杂得多,是普通动画难以比拟的。水墨动画具有中国民族的特色和气派,它是我国电影的骄傲。在六十年代当水墨动画片
宁波天一阁保护藏书的启示
作者: 王茂法   来源: 图书馆杂志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书管理人员   右侍郎   绿枝   文溯阁   范钦   登科录   藏书楼   宁波天一阁   明代嘉靖   重职  
描述: 1561),距今已有四百二十多年的历史。藏书楼的创始人是嘉靖进士、兵部右侍郎范钦(字尧卿,号东明)。范钦一生,历任重职,酷爱藏书。所到之处,留心抄录当时的《实录》邸报,收集宋、元、明历代的珍书善本,征购明代的地方志、
“敦煌遗书”的第一个盗窃者是谁?
作者: 查启森   来源: 图书情报知识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斯坦因   盗窃   敦煌卷子   敦煌文物   列宁格勒   帝国主义   敦煌遗书   华尔纳   文化艺术   我国古代  
描述: 敦煌——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在那里千百年来珍藏着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其中有写本经卷、文书、织绣、拓本、写本和印本图书以及雕塑和壁画等等。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被发现后,引起了不少
邃美于淡 返璞归真——评徐开垒散文第《雕塑家传奇》
作者: 冒炘   周溶泉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建国后   新中国   散文创作   编辑工作   四十年代   雕塑家   散文集   传奇   文汇报  
描述: 风》、《春秋》、《译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散文和诗歌。四十年代担任文艺杂志和报纸副刊编辑工作,从此走上文学道路。建国后,长期主编《文汇报·笔会》。虽然,他也创作过小说、诗歌,但主要的还是在散文艺苑里辛勤笔耕
南园遗石
作者: 彬伟   来源: 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玲珑   清代   乾隆年间   砚池   品石   扬州八怪   太湖石   公园   南园   乾隆皇帝  
描述: “洗砚池边绿水湾,海桐书屋闭花关; 九峰园有玲珑石,移向金鳌玉栋间。”九峰园乃清代乾隆年间盐商汪氏的别墅,在扬州南门城外古渡桥旁(其遗址为今之荷花公园)。此园本名南园,因为乾隆皇帝要到扬州游幸,园主
宋代花腔腰鼓
作者: 黄启善   来源: 乐器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花腔   宋代   腰鼓   长鼓   喇叭形   少数民族   瓷窑遗址   广西   考古工作   油画  
描述: 腰鼓,又称“长鼓”,因鼓身“油画红花纹以为饰”,故名花腔腰鼓。广西壮、瑶等少数民族最喜爱这种乐器。1979年8月,广西考古工作者在永福县县城附近的窑田岭发掘宋代瓷窑时,意外地发现了一座专门烧造花腔
罗丹谈他的作品
作者: 科基奥   来源: 西北美术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博物馆   青铜时代   订货   雕像   条件   雕塑家   作品   罗丹   日常生活   完成  
描述: 要罗丹谈他的作品是困难的。除了罕有的“辩解”而外,甚至要他谈几个字都不可能。相反,别的画家和雕塑家却利用每一个极其微小的机会,每一个借口来发表这样的自白。我们只有把他多次谈话的片断汇集在一起,才能了解那些即使不是罗丹最好的作品、但起码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之下完成的。对于这些条件,罗丹本人并不在意。因而那些认为正是官方的订货才保证了罗丹的日常生活的人们,却犯了一个天大的错误。
石窟外貌与石窟研究之关系——以麦积山石窟为例略谈石窟寺艺术断代的一种辅助方法
作者: 初师宾   来源: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壁画   北魏   栈道   艺术风格   崖面   分期断代   麦积山石窟   北周   考古工作   石窟寺  
描述: 有悠久开凿历史的大型石窟外貌,总是很引人注目。麦积山石窟的外貌尤其显著。那峭拔、奇特的峰峦和苍松,那烟雨中半隐半现、时沉时浮的奇幻景色永远令人神往。在它东、西两崖的绝壁上,云集密布着大、小一百八十余个窟、龛,有繁若星斗,数以万计的桩眼,迂回转折、层叠架空的栈道累集十二层之多,最高栈道距地竟达六、七十米!这些险峻的洞窟栈道,又有所谓“散花楼”、“天桥”、“天堂洞”等绝称。对于考古工作者来说,应引起十分注意的,不是石窟外貌的景色如何,而是外貌中一切有助于研究工作的现存遗留状况。洞窟的开创,除了有当时或当地的职业宗教艺术家从事雕塑、绘画活动以外,还应包括为雕塑、绘画服务和创造条件的其他巨量的劳动。具体说,这些劳动,就是劈山斩荒、修路架栈、穿洞凿龛、备材调料、供给运输以及其它杂务劳动等。这些劳动的结果,改变了石窟
< 1 2 3 ... 13 14 15 16 1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