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代】搜索到相关结果 1994 条
-
传统在现代化中的重构:景德镇田野札记
-
作者:
方李莉
来源:
装饰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手工艺术
田野考察
跨学科
研究方式
人类学家
整体性
民窑业
工艺美术
景德镇陶瓷
现代化
-
描述:
本文是一篇介绍研究方法的文章,以作者从事景德镇民窑考察与研究的过程、思考方式和体会为重点,提出了如何看待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的新的变迁与演变的观点,这种跨学科的整体性的研究方式对于世纪之交的工艺美术研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
马谡:“匡世奇才”还是“言过其实”
-
作者:
占新志
陈群清
来源: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代名词
刘备
诸葛亮
马谡
悲剧
-
描述:
马谡是三国有争议的人物。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诸葛亮评价马谡为“匡世奇才”。后因马谡刚愎自用,街亭失守,导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悲剧。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的代名词。那么,真实的马谡究竟是怎样的呢?
-
明代省级地图集
-
作者:
孙果清
来源:
地图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成图
年代
省级
明代
地图集
江西
图说
-
描述:
《江西舆地图说》系中国明代省级地图集之一,图中未注绘制年代及作者,根据图的内容推测,约为明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成图。该图集为绢底彩绘本,残存一册,现存地图三十七幅。其中含:总图
-
景德镇艺术瓷拍会屡创高价
-
作者:
暂无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作品
珠山八友
艺术陶瓷
景德镇
艺术瓷
拍卖会
近现代
-
描述:
日前,2008首届景德镇国际艺术陶瓷拍卖会在景德镇举行,156件近现代陶瓷作品参与拍卖,其中已故陶瓷大师、珠山八友之一的王琦作品拍出最高价210万元。
-
扩张的雕塑
-
作者:
黄笃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锈钢
假山石
艺术家
中央美术学院
当代性
艺术观念
作品
展望
雕塑
介入性
-
描述:
展望1962年生于北京。1978年至1981年就读于北京市工艺美术学校(现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1983年至198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5年至1996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课程班。现居北京,任职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
中国美术馆的雕塑收藏
-
作者:
裴建国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藏品
收藏
创作时间
中央美术学院
刘开渠
创作年代
雕塑家
美术作品
美术馆
中国美术
-
描述:
中国美术馆1995年新建现代化藏品库,2000年正式启用,按照国际规范要求的库房使用面积达2800平方米。目前,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中国美术馆的新馆建
-
从视觉空间到社会空间
-
作者:
王洪义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艺术
外部空间
社会空间
装置艺术
当代艺术
视觉空间
外部环境
完整性
作品
雕塑
-
描述:
传统艺术与当代艺术的最大不同,是传统艺术注重作品自身的完整性,完成后的作品为独立观赏物,而当代艺术注重作品外部环境与空间,作品是环境的一部分。理解当代艺术,最重要的是身临其境和设身处
-
中国美术馆新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副部长
朝鲜
艺术水平
代表团
美术馆展览
艺术家
美术创作
美术作品
美术家
中国美术
-
描述:
朝鲜美术家代表团访问中国美术馆以朝鲜美术家同盟委员长兼万寿台创作社副社长金圣民为团长的朝鲜艺术家代表团一行12月24日访问中国美术馆。万寿台创作社是朝鲜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美术创作基地,它的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中期组建的朝鲜中央雕塑创作团。它下设11个创作团,以及为创
-
新闻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美术馆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联合国
中国艺术
奥林匹克
现当代艺术
高校毕业生
中国当代
作品
雕塑
文化部
美术馆
-
描述:
全国高校毕业生雕塑展开幕6月29日,挟裹着青年人的激情与梦想,一年一度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亮相北京。此次展览呈现的120余件(组)雕塑作品,来自全国27个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是学院教学方向和学生个人志趣结合的成果,也
-
唐代石刻造像——龙门石窟雕塑艺术欣赏
-
作者:
张恒翔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卢舍那佛
奉先寺
雕刻
龙门石窟
唐代
石刻造像
武则天
佛教艺术
石灰岩
雕塑
-
描述:
唐代是佛教最兴盛的时期,唐代帝王除武宗反佛(曾于会昌五年灭法)之外,都是积极的护佛者。所以当时建寺、凿窟、造像之多,不可胜数。龙门石窟自东、西魏之后,基本冷落。到了唐朝洛阳成了东都,所以龙门石窟又兴旺起来。从贞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