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论当代生活方式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影响
作者: 李峰   张琳   来源: 品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方式   现代陶艺   消费主义   绿色生活   城市中心  
描述: 当代生活方式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中国当代生活方式的三种主要趋向,即城市中心、消费主义和绿色生活,分别对中国现代陶艺的形成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突破与构建——20世纪80-90年代中国现代陶艺的发展
作者: 余勇   邓和清   来源: 陶瓷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构建   突破   原创性  
描述: 从文化与艺术理论批评的角度分析,如果将上世纪80年代看作是"突破"的十年,那么,上世纪90年代则为"构建"的时期。综观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作为原创性和表现性的现代陶艺创作形式,仍是占主导地位的叙事方式。70后、80后的一些新生代陶艺创作群体不断壮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陶艺双年展和群体性的陶艺邀请展,对于现代陶艺的推动和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
传统刷花技艺在现代陶瓷釉下装饰艺术中的运用
作者: 王秀辉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民间剪纸艺术   新彩   釉上彩   陶瓷艺术家   艺术作品   丝网印刷工艺   陶瓷釉   笔刷   陶瓷刷花  
描述: 陶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洋人传入的搪瓷喷花和西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景德镇陶瓷刷花在民国时期最为鼎盛。传统刷花技艺的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有笔刷、小刻刀、小铁钳、画笔和铜丝制成的小筛。它以绘
“现代”并非“传统”的对立——中国语境下的现代陶艺发展
作者: 刘颖睿   来源: 艺术评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发展   传统   观念论   现代陶艺   中国语境   “现代”   立论基础   “另类”  
描述: 现代陶艺的立论基础有"造型论"、"观念论"、"材质论"、"媒介论"等,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都抓住了艺术发展的视觉内核,但因为多是从观念上入手,发展到后来被称为"现代陶艺",似乎"现代"是陶艺中的"另类"。近几十年来,中国的陶艺界劲吹一股"现代陶艺"之风,倡导者多数以为是为了纠正逐渐"技术化"了的传统陶艺,要强调陶艺的本质和本体,才举起了现代陶艺的大旗。现代陶艺真的是技术化、商业化的传统陶艺的救星吗?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付启宇
作者: 暂无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技术学院   现代陶瓷   江西省   会员   景德镇市   陶瓷美术   工艺美术   研究所  
描述: 付启宇 江西省上饶人,毕业于江西省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现服务于景德镇市近现代陶瓷研究所,江西省工艺美术师,景德镇高级陶瓷美术师,系江西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会员,高岭学会会员。
粉彩装饰介入现代陶艺的影响
作者: 史海云   来源: 包装世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本土特征   现代陶艺   粉彩装饰  
描述: 现代陶艺作为现代艺术的一个门类,其本土化回归问题始终是中国陶艺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陶艺家们一直为如何从传统的艺术宝藏中发掘新的表现方式而探索,以增强现代陶艺本土的艺术特征。粉彩装饰作为传统陶瓷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契合了现代陶艺本土性的审美心理。本文以在本土化影响下现代陶艺的审美取向为基线,阐述了粉彩装饰以其自身独有的品格介入现代陶艺后,使处于摸索中的现代陶艺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本土文化特征,以及粉彩装饰本身在与现代陶艺融合的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地拓展其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象外之象 大象无形:关于尹志军现代陶瓷艺术作品
作者: 曹唏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瓷艺术   书法作品   绘画作品   陶瓷艺术创作   象外之象   中国工艺美术馆   江西省博物馆   大象无形   青花釉里红   绘画创作  
描述: 无论是司空图的"象外之象",还是无老子的"大象无形",都是用来阐释那种由于不满足于再现而致力于追求表象后面的真实所产生的艺术形态。其目的都是为了揭示事物内在的,永恒不变的"本质"。尹志军的抽象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极具个性,充满灵性,这就是他的特点——那就是对"象外之象"的不懈的追求,试图呈现"大象无形"的气势和美感。(一)一进入尹志军的工作室,我就被他的陶瓷书法作品"字·非字"系列所吸引,潇洒灵动的线条,青花釉里红的强烈对比,让人乍看颇感惊艳,细品又觉耐人寻味。
行云流水抒胸臆 至真至纯写人生:赖德全瓷画艺术作品的新语境
作者: 刘新元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赖德   江南雨   耕耘者   综合装饰   艺术研究   中国工艺美术馆   守望者   艺术作品   现代陶艺   工艺美术大师  
描述: 翻阅最新出版的《赖德全瓷艺赏析》画册,一页一页,每一幅都是一个艺术世界,温馨淳朴,被真情厚厚地裹着,又像江南雨后,清澄而舒畅,这是赖德全的艺术世界,是他对生活的信念生发出的爱,是对造化万物体悟后流泄笔端的真诚。赖德全系陶瓷名门之后,既是一位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守望者,又是坚定主张中国陶瓷艺术必须在传统文化淳厚基础上发展创新的鼓吹者和勤奋耕耘者。他从事陶瓷艺术研究、设计与创作已有30多个春秋,圈里名气可谓相当火爆。其画路
论青花纹饰与现代陶瓷造型的密切联系
作者: 杨冰   舒筱婷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陶瓷   玉壶春   现代陶瓷   现代陶艺   胎质   釉下彩   色彩绚丽   生活用具   彩绘瓷   陶瓷器皿  
描述: 青花瓷开启了中国陶瓷历史上精彩炫丽的一页,她的先身是湖南长沙窑在唐代成功地烧造出釉下褐、绿彩绘瓷。这种绘法娴熟,色彩绚丽的釉下彩装饰丰富了瓷器的装饰品种,开创了釉下彩装饰的先河,为青花瓷的成功烧造奠定了基础。元代的青花瓷已渐成熟。其造型风格多为体态硕大,胎质厚重的大型陶瓷器皿。这从侧面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生活用具往往体现出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物质的追求。这些大型器皿满足了当时蒙古族统治者嗜于大吃大喝,用手摄入口中
传统陶瓷装饰形式试析
作者: 李晖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装饰   陶瓷材料   高温烧成   新彩   陶瓷艺术家   外师造化   釉下彩   古代陶瓷   古彩   装饰形式  
描述: 陶瓷装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凝聚着古代陶瓷工作者的智慧和心血,表现着中国人民的审美心理,再现中华文明的演化、进步与发展历史。陶瓷装饰文化从新石器时代起,历经各个不同时期,始终贯穿于陶瓷制作的全过程,被表现在一切陶瓷材料上,并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特质特性发挥出它的独特艺术魅力。一、陶瓷装饰的形成陶瓷的出现大约八、九千年的历史,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到更早的年代。它同人类的长期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先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泥土在高温烧成后能结成硬块,从中受到启发,经过塑造成型并烧制的陶器也就开始出现了。
< 1 2 3 4 ... 13 14 1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