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辽金元陶瓷考古研究
作者: 彭善国著   来源: 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辽宋金元时代   文集   中国   古代陶瓷   考古  
描述: 本书是陶瓷考古研究的专题论文集,计收录论文34篇,主要内容包括辽代陶瓷窑址及其产品类型,越窑、定窑、耀州窑及景德镇窑瓷器的流布,金元时期瓷器的若干品种与形制,东北地区出土的釉陶等等。对于陶瓷遗存所反映的社会历史问题,也进行了一些探讨。
留得青山在 不怕没柴烧 环境保护法浅释
作者: 熊星主编   来源: 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辽宋金元时代   文集   中国   古代陶瓷   考古  
描述: 本书对农村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知识进行解答,介绍了农村环境保护基本制度、农村固体废物污染、水污染、资源保护、环境污染损害的救济等内容。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
作者: 江建新著   来源: 北京:科学出版社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图书 关键词: 景德镇市   古代陶瓷   研究   考古  
描述: 本书是作者个人的学术专著。作者从事景德镇陶瓷考古工作近三十年,在该领域取得了重要的学术研究成果,是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典范。本书为其多年研究成果集合,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近代陶瓷科学技术在景德镇的传播
作者: 郑乃章   李原野   郑康妮   莫云杰   苗立峰   来源: 硅酸盐通报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近代陶瓷科学   景德镇   传播  
描述: 本文回顾了清代中晚期后中国陶瓷技术从全盛走向停滞和西方近代陶瓷科学产生的历史,分析了近代陶瓷科学技术在景德镇传播的历程,界定了景德镇古陶瓷技术与其现代陶瓷技术的分界.指出:从清末到20世纪50年代,经过50余年的艰苦奋斗,近代陶瓷科学技术才在景德镇陶瓷业得以传播和推广应用;在这个历程中,一批近代陶瓷教育的先驱们起着巨大的作用;上世纪50年代政府设立的陶瓷科研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才能真正使中国陶瓷技术传统转变为科学。
陶艺随想
作者: 王修功   来源: 上海工艺美术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种媒体   艺术理念   水墨画   艺术作品   现代陶艺   表达   国际化   陶瓷艺术   油画   新石器时代  
描述: 大凡借黏性的陶、瓷土与釉,通过窑火的历炼,用以表达艺术理念者,谓之“陶瓷艺术”。简称为“陶艺”。所谓“现代陶艺”,是现代艺术理念与陶瓷科技相结合的新生代。 犹如水墨画之笔墨与宣纸、油画之油画专用颜料、笔与画布等,陶瓷的土与釉,再通过火,都是借以表达陶瓷艺术的多种媒体,所以陶瓷艺术同水墨画、油画,乃至雕塑等其他艺术一样,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浅谈现代陶艺贴花设计的表现形式及艺术特色
作者: 孙圣国   来源: 中国陶瓷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贴花设计   艺术特色  
描述: 从现代陶艺的艺术语言角度,阐述陶瓷贴花设计在陶艺创作中的装饰特点和性质,和日用贴花纸装饰相比较,赋予了新的涵义与理解,表达了现代陶艺创作中贴花纸材料运用的创新意义和实践价值。
表像之花 人之性灵——专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小玲
作者: 麦琪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似与不似之间   艺术陶瓷   釉下五彩   奈何天   陶瓷艺术家   艺术作品   黄小玲   绣球花   当代陶瓷艺术  
描述: 繁花虽美艳,终有凋零时;奈何天,相见只待来年。相思苦,何能解忧,唯有"翡翠留香"。冰封花卉娇容,乃有绿叶陪衬;幽香似从釉面散逸而出,巧将四季错乱,于似与不似之间抚慰君之相思痛。得品釉下五彩之清雅,认知陶瓷艺术家黄小玲笔下的生命灵动而历久不衰,又何其快哉!黄小玲的陶艺风格,清新秀丽、恬淡雅致、灵秀独具而极富个性。曾有《虞美人》瓶、《牡丹》瓶、《菊香系列》瓶、《绣球花》瓶等二十余件作品先后参加海内外的各种展览参评;其《满园春色》等三十余件作品,先后被海内外藏家或博物馆收藏。长期以来,黄小玲潜心于釉下五彩陶瓷艺术的研究,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大胆突破、独僻蹊径而见其新貌。怀着崇敬与探奇之心,本刊记者有幸与刚刚参加完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黄小玲进行了访谈。
一棵榕树与两条龙窖
作者: 马莎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审美   粗陶   陶艺作品   南风古灶   石湾   陶艺家   现代陶艺   陶社   龙窑   建窑  
描述: 走进青砖绿瓦的巷子,踏着石板路,绿茸茸的苔藓茂盛的绽放着光彩,赋予了沉静气氛中一丝俏皮生机.心一路向目的地扑去,期待第一次的见面,假想了无数的情景,却没有一种像现在一样让我感动.下笔之时,依然被当初那种深沉的情感所牵绊,一棵榕树默默地守候着两条龙窑(南风古灶、高灶)500年或更久.龙窑,一种半连续式陶瓷烧成窑.它依一定的坡度建筑,以斜卧似龙而得名.龙窑最早出现于中国商代,龙窑采用自然通风方式,以杂柴、松枝等植物为燃料,窑内火焰多平行窑底流动,现中国长江以南及东南亚部分地区仍保留有少数龙窑.
谈粉彩装饰在现代陶艺中的应用
作者: 韩建敏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陶艺   装饰应用   粉彩  
描述: 现代陶艺装饰材料千变万化,或者单独运用,或者综合表现.粉彩以其淡雅的五颜六色而备受青睐.现代陶艺家如何正确处理粉彩与其他装饰材料之间的主辅关系、介入关系和色彩搭配,将粉彩全面引入现代陶艺设计中,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一梦千秋·古枕鉴藏专题:国宝无价 报国有心 杨永德伉俪捐赠藏枕往事
作者: 耕生   来源: 收藏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收藏   国有   特色品种   鉴藏   国宝   捐赠   古代陶瓷   专题  
描述: 陶瓷枕具是古陶瓷收藏中的特色品种,肇始于隋代,造型林林总总,有腰圆形、如意头形、箱形、兽形、人形等多种,以刻花、划花、印花、雕塑、彩绘为饰,题材丰富多彩,有些还配以诗词、民谣、俚语村言;用途上,除了实用卧枕,还有作为随葬明器的头枕、脚枕,尺寸极小的则是书写、医疗用的腕枕及脉枕,它们从一个独特角度反映了古代陶瓷制作与装饰的时代特点,折射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
< 1 2 3 ... 10 11 12 13 1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