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人的存在】搜索到相关结果 3 条
-
人,人体,人体艺术:一个持画笔的人的断想
-
作者:
韦启美
来源:
美术研究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画笔
地球
《跳水》
宇宙中
人的存在
人体艺术
《童年》
生存方式
魔术师
人体绘画
-
描述:
我有三幅画《魔术师》、《跳水》、《起舞》在“油画人体艺术大展”展出,《大展作品集》还载有我另一幅画《童年》。我问自己:在创作这四幅画过程中,我想了些什么?这些画表现了什么?我发现,作为作者,我未能(也不可能)在作品中充分地体现我所构思的;作为第一个观众,我阐释的和联想的远远地超出了我在画中所表现的,甚至全然不是我在创作时所意识到的。
-
“不是”之“是”:戴士和油画的写生之境与写意之维
-
作者:
彭锋
来源:
文艺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现代与传统
非同一性
同一性思维
人的存在
写意
写生
油画
“是”
-
描述:
戴士和在思考中用不断否定的不是,力图达到他在艺术中所肯定的是,用思想与手艺相互交织的方式,克服了写生与写意、油画与国画、现代与传统之间的诸多矛盾,为摆脱架上绘画的危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在今天这个人的存在被同一性思维高度架空的时代,艺术的任务就是揭示人的存在中的非同一性本性。戴士和的艺术以对非同一性的在场的捕捉而体现了它的当代性。
-
生命诚可贵
-
作者:
安希孟
来源:
书屋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活哲学
“向死而在”
先行到死
文艺复兴时期
庄子
死亡哲学
向死而生
死亡的恐惧
人的存在
海德格尔
-
描述:
古往今来,为数不少的哲学家悍然宣布哲学就是“叫人练习死亡”,明快的哲学人生观变成了灰暗的“人死观”。这是由于以往时代的生活质量太粗劣,以至使人感到“生不如死”。事实上,斑驳陆离的五彩世界的确令人心荡神怡,流连忘返。我们应当珍爱生命,珍爱自己,提倡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延续生命的伦理学。 有一位诗人赞美“生命诚可贵”,但他却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