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安娜·查睿福 今日“奇境”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我对美的诠释,就是直接和一个人的心灵对话的东西…… 美是灵魂的养料。” 雕塑家、画家安娜·查睿福通过绚烂的花朵、草木、蝴蝶、仙鹤,将今日美术馆变成了一处“奇境”。1月18日,安娜·查睿福“奇境
安东尼·葛姆雷 纯净体验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作为最早获得特纳奖(Turner Prize)的当代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对身体及环境极为敏感,在近40年的雕塑生涯里他以身体的形象出发(很多时候是以自己的身体为蓝本),使用不同的媒介来创作人型雕塑,探索身体的可塑性、以及身体与建筑、城市、自然环境的关系,并通过使用不同的展示空间来改变观众的感官。
胡庆雁灵动的物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已步入而立之年的胡庆雁,艺术生涯的探索可谓是刚刚起步。201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取得了雕塑专业的硕士学位后,胡庆雁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共举办了两次个展,2011的“穿帮”和2013年的“借尸还魂”。在这两次个展中,胡庆雁表达了他对于雕塑定义的独特见解。现今已处于图像复制和泛滥的年代,“转译”、“挪用”、“嫁接”等话题已占据了当代艺术的大幅版面,“图像绘画”和“图像雕塑”也在当代艺术中占有很大比重。
时代的专属性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雕塑艺术的创作者们大多具有着一些普遍性,他们确立了注重自我需求和个人经验感受的态度,并超越了对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关注,突出自我观念意识的表达。不论如何,这是艺术的时代性所决定的,雕塑艺术发展中新势力的不断出现将成为一种趋势。透过一些青年雕塑艺术家的作品,我们能发现他们已经与资历深厚的雕塑艺术家们有所不同,不得不承认,他们的思想更具开阔性,同时也具有时代的专属性,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普遍性已淡出他们的视野,他们更注重具有个性的自我思维和主体情感的表达。
周一然 没有任何约束的创作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周一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似乎抛下了一切事物,这不仅指他丢下了他所认为的传统雕塑中限制他艺术语言的叙事性、社会性、时间性等,就连当代艺术最重要的“观念”都被其弱化。而他所强掉的,就是“个人化”,也就是他面对艺术时的审美趣味的体现。雕塑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对比其他艺术手段来说更加敏感,这份敏感,实则就是艺术家是否会用雕塑艺术表达自我这代人或者其个人的想法。
展望 文人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结合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展望的艺术方式,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超出了“雕塑”的概念,从“中山装”系列打开了中国当代新雕塑的开端;到“假山石”系列反应了中国在高速发展转型下的种种问题;再到“我的宇宙”系列时候开始对物质本身进行探索并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他每一次新作品都给“雕塑”概念带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可能,这是观念决定艺术家创作的一种行为,更是他自身解决发内心的危机感以及混乱的一种最好解释。
于凡 神性的空间造影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于凡的雕塑作品中普遍存在着关于“无”或是“悲”等诸多感受,体现着对艺术最原本的思考以及游离于现实之外的浪漫情怀。同时,他还通过形体语言和空间形式,赋予作品以主观遐想,作品中的隐喻性,是一种对日常思维和经验的拒绝,是对作品中梦幻结构和形式的处理。于凡将雕塑的空间性进行延伸和实践,注重作品的呈现效果,以期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至高诉求。
巴尔提·卡尔 轻罪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日前,当代画家与雕塑家巴尔提·卡尔(Bharti Kher)个展《轻罪》在上海外滩美术馆举办。此次展览占据了美术馆全部六个楼层,由艺术史学家、古根海姆博物馆特聘策展人桑蒂尼·宝达策划。展览展出了卡尔15年来的20件精选之作,包括雕塑、“额痣”画、摄影作品、装置以及铺满了美术馆北面墙壁的大型作品《靶心女王》(Target Queen)。
对话理查德·迪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英国雕塑家,1987年透纳奖(Turner Prize)获得者理查德·迪肯(Richard Deacon)自2月5日至4月27日在泰特不列颠美术馆(Tate Britain)举办个展,他的雕塑以巨大、抒情开放的形式而著名。在长达四十年的职业生涯里,理查德·迪肯运用的材料十分广泛,从薄木板、聚碳酸酯到皮革、布和粘土,这些材料全部出现在此次的展览之中。
田世信 本土文化的精神诉求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田世信曾经对传统工艺在现代雕塑中运用的各种可能性进行过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从对贵州民俗的刻画到历史性题材的转变,均显示出他独具特色雕塑语言的形成和人文主义情怀的表达,对现实生活和历史民族民俗的关注始终成为艺术创作的思想主线。同时,他又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创作原点,使其作品具有表现性和象征性的意义,从而更好地传达内心真实感受。
< 1 2 3 ... 6 7 8 9 1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