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马克·奎恩《由欲望而生》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体现出物质性在马克·奎恩作品中的核心位置。2013年11月8日至2014年1月4日,艺术家的最新个展在香港白立方画廊举办。
张伟 摄取于自然的主观意志传达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从张伟雕塑作品中可以看出,早期到近期风格形式的演变,他所传达的是东西方两种思维方式的区别。经过时间的沉淀积累和艺术经验的总结,其艺术创作思维是由西方模式向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转化过程。最终,他强调注重肌理的处理以及空间和形态之间的关系,并把这些关系运用于从自然物象中抽取出来的某一个局部,例如山、衣纹以及人像等。
苍鑫 异次元生长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3月22日,由沈其斌策划的苍鑫个展——《异次元生长》在杭州天仁合艺艺术中心举办。包括绘画、雕塑、装置等在内的形式多元的作品立体呈现了艺术家近年来对涉及神秘主义体验及精神性问题的探究。在本次展览的重要作品系列——《暗意识》中,艺术家将自身对超验的、形而上的思考,如心理体验、意识的出处,以及存在感等问题,转化为一种特定的图式,从而试图对某种属于精神层面的能量做出揭示。
杨松 源于泥土本身的性格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材料,一直是雕塑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实体性空间艺术的生命,某些时刻,材料自己的性质语言比外在的装饰更为重要,然而,通过艺术家的强化后,材料本身与实体的统一,完成了艺术家想要表达的语言。而在杨松的作品中,材料“泥土”成为了他主要表达的对象,他通过“泥土”塑造了空间艺术的同时,泥土本身的性格也被其彰显出来。
帕维尔·阿瑟曼 静穆雕像后的迷狂图景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在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上,当我第一次见到帕维尔·阿瑟曼的作品时,就被其独特的材料和怪异的形象所吸引,仿佛科幻影片中即将灰飞烟灭的人物的现实版。极为写实的人物脸部和用塑料缠绕着的钢筋骨架组成的人体躯体,形成了真实而又鬼魅的形象,粗犷中保留了一份细腻,忧伤中带有一种宗教的执迷。 5月24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趁热打铁推出了他的首次在华个展,十多件打着“阿瑟曼式”烙印的雕塑作品令中国观众一饱眼福。
娜布其 一种私密情感的伤害性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情感本来就是一种复杂而又稳定的生理评价和体验,它是一种对待客观事物所产生的态度,所以它既具有客观性同时又具有主观性。而娜布其所认为的情感,是一种个人并且抽象的行为,她无法把它具体化,所以她形容情感是一种私密的伤害性。如同面对“情感”一样,娜布其在面对艺术的时候也保持着这份女性独有的敏感,她创作了一系列与女性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雕塑作品,如眉毛、头发、梳子等。
马克·丹尼尔 我们从未参与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I ART:此次,由你策划的第八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展览主题定名为“我们从未参与”,这其中有何喻意?选定这样一个主题是出于怎样的思考? 马克·丹尼尔:本次展览的主题源自我对当代艺术领域长期的研究与从事。国际艺术实践发展的经验表明,在过去20年间,社会介入及参与性艺术实践已经越来越普遍。这里我想到了巴西的何里欧·奥迪塞卡(Hélio Oiticica)、黎加·克拉克(Lygia Clark),以及德国的约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
周啸虎 建立另一个事实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对“泛现成品”的运用在周啸虎的影像作品中体现为一种“协力装置”概念,它常常涉及包括物质、现象与认知在内的多方面因素。在具体的处理手法上,艺术家通常会以改变事物原有关系的方式,令其偏离固有指向,使项目进入“自动写作”状态,在空间与时间的不断推进中实现递进与转换,从而建立起平行于生活的另一种事实。 I ART:你的影像作品所涉及的形式,常常包含了装置、雕塑等在内的多种元素,请谈谈对综合媒介应用的相关思考。
创新者的形象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伊萨·根泽肯(Isa Genzken)无疑是过去30年间最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运用了多种材料、媒介以及创作技巧,所有这些作品都表现了她与周围的人、空间以及建筑式雕塑的关系,反映了她对社会、文化以及人性的思考。无论是根泽肯在20世纪90年代从雕刻艺术创作向集合艺术创作的转变、她对数字时代信息和图像传播方式的领悟,还是她艺术创作方法的多元,都展示了她对现代主义形式和意识遗产的兴趣和颠覆。
林惠兴 源于苦难的反思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艺术汇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学   生活   科学理性   汪曾棋   人生艺术化   维特根斯坦   思想者   丰子恺   价值取向   为人生而艺术  
描述: 林惠兴手下的人物造型呈现出扭曲而紧张的形态,这是他真诚的诠释了内心的客观感受。林惠兴的作品以人体为创作母体,神经质的形体动态和瘦骨嶙峋的体征反射出人物极度压抑和无望的精神世界。艺术家在创作中自始至终关注于世人中的弱势群体,他将生活中对于残障人群的同情和关心之情物化,通过三维的雕塑形式反映出来。然而,他并没有将创作主题限于这一特殊人群,他在同情与关心弱势群体之余,不忘审视芸芸众生普遍经验着的压抑和无助,在创作中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寓意并赋予作品以普世价值。
< 1 2 3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