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亭】搜索到相关结果 42 条
-
论汪野亭瓷画艺术
-
作者:
涂海波
涂少波
来源:
陶瓷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汪野亭
陶瓷艺术创作
山水景物
艺术风格
陶瓷艺术家
粉彩瓷
艺术成就
景德镇陶瓷艺术
画中
-
描述:
汪野亭是景德镇二十世纪著名陶瓷艺术流派"珠山八友"核心成员之一。他擅长画山水景物,创作了多系列以山水景物为基本内容的瓷画。其陶瓷艺术创作不但作品众多,内容丰富;而且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而取得
-
美丽皖垦的五彩日历
-
作者:
王洪
来源:
中国农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元复
食品集团
皖河
敬亭山
花丛中
稻花香
农村改革
敬亭绿雪
保障房
一代文豪
-
描述:
美丽皖垦的五彩日历
-
茶坪村:大山深处花桥古树
-
作者:
周旻林
彭聪
来源:
森林与人类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桥亭
花桥
所建
单拱
白云峰
中源
拱发
始建年代
靖安县
文物保护单位
-
描述:
石刻浮雕图案,故取名花桥。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重修。拱发券于对峙溪流两岸的峭石上,桥面平坦无阶,宽4米,长20.6米,通高9.96米,占地110平方米。桥用花岗石,亭楼用杉木所建。桥亭里立石柱12根,木柱12根,分三高二低成5间
-
浅谈粉彩花鸟画艺术
-
作者:
谢宇凯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陶瓷艺术创作
釉上彩
体生
刘雨岑
画中
画禽
花卉图案
程意亭
古彩
-
描述:
釉上彩瓷画中的禽鸟题材,被称为翎毛,是由于鸟遍体生羽毛,翅翼硬毛则称"翎"的缘故,因此,画禽鸟也叫画翎毛。翎毛题材瓷画,多与花卉枝叶相结合,也有把翎毛与山水风景结合装饰的构图。禽鸟与花草相衬托构图既是由于禽鸟的生长环境所形成,又能显示出动、静呼应,动物与植物相映成趣的特点。我国的花鸟画有着悠久历史,早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彩陶中就出现了以禽鸟、花卉为内容的绘画、雕刻。著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装饰中,有飞鸟、花卉图案,说明在远古时期,翎毛题材就受到人们喜爱。
-
朱振洪
-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来源:
景德镇陶瓷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陶瓷艺术大师
陶瓷艺术创作
釉上彩
体生
刘雨岑
画中
画禽
花卉图案
程意亭
古彩
-
描述:
釉画赏析 白、红·100×100CM 法自然 求本真 我创作时追求的是婴儿出生时本真的自由世界。想以此折射出万物生长的本象,展开与时空宇宙的对话,给观者带来自由快乐的感受。我的画就像一面镜子、每位观赏者会通过它看到不同的图景,都可以把过往的经历和愿景投射到这面镜子上。所以我总是弱化作品中具体事物,就象人们用面具来隐匿自己姓名和身份一样、而以抽象是唯一表达的媒介、因为抽象是通用的象征符号,是每个人具有的元素、让人感觉如此熟悉。
-
海纳百川 弘扬传统昆石文化
-
作者:
赖仁基
来源:
宝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江苏昆山
昆石
昆山石
皋亭山
透空
道初
灵璧
溪荪
昆山县
云林石谱
-
描述:
。既出土,倍费挑剔洗涤。其质磊碗,巉岩透空,无耸拔峰峦势。扣之无声。士人唯爱其色洁白或植小木,或种溪荪于奇巧处,或立置器中,互相贵重以求售。"历史上发现除昆山产此石外,《云林石谱》还记载:"至道初,杭州皋亭山后出石,与昆山石无分毫之别。"
-
鼎韵艺术沙龙小幅油画展的魅力
-
作者:
李昂
李瑞洪
来源:
武汉文史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兰亭雅集
学术杂志
李继开
艺术沙龙
油画作品展
舞台化
商业空间
艺术投资
艺术平台
油画创作
-
描述: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物化的一种载体,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栖居到更为理想的世界之中,因而艺术品来源于生活需求。但当艺术进入美术馆呈现以后,艺术开始远离日常生活,如当代艺术正在以权威性、精美化、舞台化、象牙塔的方式呈现。为了拉近艺术与生活的距离,让所有人有机会欣赏和分享到艺术,位于江岸区泰兴里7号的鼎韵艺术沙龙于2013年12月28日,举办为期一个月的"位移"小幅油画作品展。此次展览以居家情境结合小型展览的沙龙商业空间为载体,涵盖了多层次的艺术家,使他们的作品在同一个空间内产生观念的碰
-
张红华手绘效果图作品
-
作者:
张红华
来源:
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小区入口
观赏植物
商业街
亭子
观赏性
作品
场地
雕塑
通过
手绘效果图
-
描述:
张红华手绘效果图作品
-
陶瓷山水画的情感传达
-
作者:
杨友生
来源:
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珠山八友
山水风光
汪野亭
个人见解
山水画创作
唐代中期
南北朝时期
程意亭
工艺美术大师
山水画艺术
-
描述:
俗话说"书言志,画传情。"俗文人墨客善于用诗歌或者文章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陶瓷艺术家往往会用绘画来传达自己对盛世和谐的歌颂,对愉悦心情的表达,对大好河山的赞美,对未来发展的担忧。就因如此陶瓷山水画一般都会个性鲜明,内容丰富,不仅表达了艺术家海纳百川的情感,弘扬了景德镇的陶瓷文化,也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起了推动作用。以下是本人对于陶瓷山水画创作关于情感传达的一些个人见解。山水画艺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有所发展,到了唐代中期,山水画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经宋、元
-
在假山石后边吃茶
-
作者:
车前子
来源:
东方艺术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宋代人
福建菜
密不通风
怡园
柴米油盐酱醋茶
山西人
缠枝牡丹
潇湘馆
苏州人
沧浪亭
-
描述: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尽管排在最后.但在苏州.却是一件大事.完全可以排在酱醋之前。苏州人吃酱时候少,一般都在夏天。我记得一到夏天,祖母会拿一只海碗,描着金边,碗的四周画着粉彩的缠枝牡丹,去酱油店里买点酱回来,这种酱稀里糊涂闪烁着湿润的红光,叫甜面酱。切些肉丁,切些香干丁,在油锅里炒熟,这是夏天的美食。现在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