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栏目分组
关键词
揭开“古典”的面纱: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
作者: 齐方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满饰   饕餮纹   鼓腹   伯簋   垂珥   云雷纹   内底   兽目   喇叭状  
描述: 缘起:轻掩容颜的“古典主义” 2011年9月16日到11月21日,“古典与唯美——西蒙基金会藏雕塑、绘画展”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隆重展出。展览分为“古典与唯美”和“生命的维度”两部分,展出了墨西哥著名收藏家佩雷斯·西蒙先生私人收藏的近80件雕塑和绘画精品。其中,“古典与唯美”体现了西蒙先生追求崇高与精致的古典趣味的收藏偏好,展品使国内的艺术爱好者眼界大开,感受到了扑面而来的古典艺术醇美之风。 众所周知,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这段时期内,欧洲艺术虽然出现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美术运动及思潮,但学院派古典主义却总是能够占据至尊地位。而在20世纪初,现代美术思潮风起云涌,艺术家们为了显出与之前艺术的离叛个性,纷纷与古典主义决裂。一时间,古典主义似乎被贬至尘埃,打入冷宫。尽管如此,“古典”在某种意义上仍一直是传统的替身。就像祖辈传下的老首饰,虽然外表失去了往日的光鲜亮丽,但它在岁月中蕴藏的厚重的文化内核和它昂贵的品质仍旧向四面八方散发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在西方美术史上,“古典艺术”和“古典主义”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古典艺术”甚至从古希腊时期影响西方美术至今。
为自然生物塑造永恒的美丽:美国硬瓷雕塑家贝姆艺术成就评析
作者: 蒋潇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满饰   饕餮纹   鼓腹   伯簋   垂珥   云雷纹   内底   兽目   喇叭状  
描述: 爱德华·马歇尔·贝姆(Edward Marshall Boehm,1913-1969),是一位自学成才、以其鸟类和野生动物瓷像而闻名的美国雕塑家。其作品在全球130多个机构永久收藏。贝姆最初被国人知晓,缘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首次访华时赠送给毛泽东主席一件珍贵国礼“和平之鸟”(又称瓷塑《天鹅》,图一)。 以往中国学者对贝姆关注不多,但在美国,对贝姆瓷塑艺术的关注、研究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在中国内地,贝姆的作品主要在国际友谊博物馆收藏。囿于展出机会有限,以及有关贝姆研究的出版物鲜见,人们难得有机会领略贝姆瓷塑艺术的风采,并深入了解这位雕塑大师。笔者由于工作的机缘,曾多次接触贝姆的作品,并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倾倒。在此,不揣浅薄,与大家分享对贝姆艺术的研究心得,权当抛砖引玉吧。 艺术生涯——从孤儿院走出的艺术家 爱德华·马歇尔·贝姆,1913年出生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出生前,父母就分开了。7岁时母亲去世,因没有近亲照顾,他被送到麦克多诺学校——一所收容失去亲人的男孩子的孤儿院。贝姆被这里一个放养动物的农场所吸引。他常常穿过黑夜,去观察迁徙的天鹅在月光下喂养雏鸟、嬉戏玩乐。
纽瓦尔雕塑艺术在元朝时的体现——以元代尼泊尔风格阿閦佛像为范例
作者: 邢继柱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满饰   饕餮纹   鼓腹   伯簋   垂珥   云雷纹   内底   兽目   喇叭状  
描述: 纽瓦尔雕塑艺术在元朝时的体现——以元代尼泊尔风格阿閦佛像为范例
古希腊雕塑手法在喜马拉雅艺术中的传承:以早期西北印度喀什米尔提篮观音像为范例
作者: 邢继柱   来源: 文物天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圈足   满饰   饕餮纹   鼓腹   伯簋   垂珥   云雷纹   内底   兽目   喇叭状  
描述: 喀什米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西(古印度西北部),紧邻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早在公元前3世纪,喀什米尔河谷一带已成为孔雀王朝(约公元前320-前185年)的一部分,佛教正是在阿育王统治时期(约前269-前232年)传人了大喀什米尔山区。在喀什米尔佛教艺术发展的过程中,该地区曾受到不同地域的传统文化影响,其中包括犍陀罗、斯瓦特河谷、兴都库什和当时印度北部相邻的一些地区正在流行的艺术风格(喜马偕尔邦、旁遮普邦和北方邦)。
贵州成化钟修复
作者: 郭梅   程学忠   来源: 文物修复与研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阳   铜钟   坎卦   水西   宣慰   皇图   联语   云雷   奢香   明成  
描述: 一、概述在贵州省大方县"奢香博物馆"陈列大厅内,陈列着一口铸铭汉、彝两族文字的青铜吊钟。该钟铸于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系水西彝族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和夫人奢脉为祈福捐资铸造。该钟通高135厘米,口径110厘米,腹径80厘米,壁厚2.5~5厘米,重300余公斤。钟顶部为六角钟耳,耳两面中柱为浮雕饕餮形,钟身上部饰云雷信中,四方各一块八卦铭文。其间相对铸有"日""月"铭文各一。八块彝、汉铭文成上下排列铸于钟身中部一周。在"月"字图案下联语为"皇图巩固风调雨顺";左乾坎卦下有两块铭文,上块汉文阳铸:"大明国贵
·铜鼓艺术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 苏秀玲   来源: 美术杂志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西壮族自治区   博物馆   石寨山   原始宗教   装饰纹样   几何纹   云雷纹   冷水冲型铜鼓   铜鼓艺术   广西人民出版社  
描述: 铜鼓,根据现代冶金分析技术考证,它是以铜为主,掺有少量其它元素,诸如锡、铅等的合金熔制而成,与今天所熟知的一般乐鼓不同。铜鼓是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宗教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品。铜鼓鼓体庞大,造型古朴,声音洪亮,纹样丰富,具有非常独特的艺术魅力。 1963年春,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历史学家郭沫若、翦伯赞参观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珍藏的大量铜鼓时,十分赞赏,郭老心情激
康熙松花石砚
作者: 黄颐寿   来源: 南方文物 年份: 198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图案   雕工   松花石   文房四宝   砚台   云雷纹   研墨   凸边   面深   刻刀  
描述: 砚是文房四宝之一,起源悠久,除讲究质地外,并重雕工、式样、题跋款识。它不仅是研墨工具,一方雕工好的砚台,同时也是工艺美术品。有的还联系到使用人或收藏者的品德、学问、轶事等。 清江博物馆的藏砚中,有一方松花石砚,在石质、雕工、造型等方面堪称上乘之品,是砚品中佼佼者。砚体长方形圆角,长11、宽6.9、厚2.2厘米。正面深绿,背面浅绿与芽白色相间,成纹如刷丝。砚堂宽平,墨池随形而就,上下左右凸边饰云雷纹一周,图案高起,相互扣连,大小一致,刻刀一笔不苟。砚壁四周、平面浮雕夔龙图案,连续繁缛,造形精
殷商青铜器上饕餮纹的含义及渊源——先商文化议题之一
作者: 王惠德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青铜礼器   饕餮纹   先商   艺术风格   云雷纹   人类艺术   五彩斑斓   夏家店下层文化   妇好   兽面  
描述: 殷商青铜器制造精湛,艺术价值极高,在人类艺术的长河中堪称一大奇观.其中由点、线、面在其有规律的延伸、流转、变化中构成的纹饰,更是千姿百态、五彩斑斓.研究商代历史和艺术的人在为青铜器上的纹饰分类、断代,作出艺术风格鉴赏的同时,也对这些奇特的纹饰的意义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本文拟就青铜器上习见的饕餮纹的渊源及含义做一初步研究.
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鉴赏
作者: 崔云凤   来源: 史前研究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兽面纹   立人   三星堆   铜立人像   青铜艺术   直鼻   云雷纹   古蜀国   抱握   艺术语言  
描述: 鼻,阔口,大耳上饰云雷纹,耳垂上有一穿孔。"立人头戴冠,身着有窄袖及半臂式三件右衽套装上衣。脚踝戴镯,跣足 [1] 。这尊弥足珍贵的青铜大立人像,虽然锈蚀斑驳,但从视觉上给人以古雅、威仪、崇
郑州大学收藏的带铭文青铜器
作者: 翁小云   许俊平   来源: 中原文物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陈列艺术   博物馆陈列   表现手法   郑州大学   《殷周金文集成》   青铜器   带状纹   殷墟文化   云雷纹   陈列形式  
描述: 郑州大学收藏的带铭文青铜器翁小云许俊平图一铜簋郑州大学文博学院文物陈列室收藏的青铜器中,有些铸有铭文,现将其中四件分别介绍如下:铜簋(图一)敞口,圈足,下腹外鼓,上腹和圈足上分别有带状纹饰,纹饰为云雷纹布底的夔纹。上腹的带状纹上,均匀分布着三个浮雕的...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