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乌托】搜索到相关结果 14 条
-
板坯市:艺术与救赎
-
作者:
郑蕾
来源:
艺术与设计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旅游景点
艺术家
乌托邦
入口处
板坯
象征性
-
描述:
以乌托邦小镇闻名的美国板坯市(Slab City),其最具象征性的景色就是在城市入口处一座色彩斑斓的小山——救赎山(Salvation Mountain),上面写着“上帝是爱”和圣经语录。这座救赎山
-
重拾乌托邦的情怀:读张慧敏的《想象与叙事》
-
作者:
肖琦
来源:
景德镇高专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寓言
童话
乌托邦
史诗
-
描述:
张慧敏的《想象与叙事》,从童话、史诗、寓言入手,力图阐明想象在叙事中的枢纽功效。作者重温了"诗比历史更哲学"这一古老命题,探讨了中国人缺少终极关怀的根本原因,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寓言化转向,其着眼点始终落实于超越当下的理想主义精神。
-
英国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超越“乌托邦”
-
作者:
王伦
来源:
电影文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梦"杰玛
超越
乌托邦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
描述:
经典励志影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由丹尼·博伊尔执导拍摄,戴夫·帕特尔、芙雷达.平托、亚尼·卡普担任主演,这部融合了喜剧、悬疑、音乐、歌舞、动画等多种元素在内的影片一经上映便受到了如潮的好评并斩获多项重量级的奖项,好评如潮.本文将在细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基础上,结合对主人公杰玛的性格分析,解读...
-
史钟颖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人文思想
大学教育
乌托邦
专业大学生
思考
艺术创作
功利化
教育需要
原创性
-
描述:
史钟颖
-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术教育
人文思想
大学教育
乌托邦
专业大学生
思考
艺术创作
功利化
教育需要
原创性
-
描述: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
大风景NO.23
-
作者:
郝青松
来源:
小说月报(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合时宜
天津美术学院
风景
硕士
乌托邦
毕业
2008年
童话世界
-
描述:
那些不合时宜的声音。那些对人性的认真探讨。在浩瀚的宇宙中,人如蝼蚁。人类生来的原罪和不加抑制的欲望膨胀。是现实中种种光怪陆离的邪恶之果的种子。这让范佳深深失望。范佳建筑的乌托邦在现实的比照之下好像童话世界,虚拟得仿佛不堪一击,然而它在范佳心中却格外强大。成为他俯瞰现实的支撑和武器。在他的神话中,
-
永远的乌托邦:“社会雕塑”——博伊斯的艺术世界
-
作者:
马杰
来源:
美与时代(上旬)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人都是艺术家
“雕塑社会”
乌托邦
-
描述:
艺术是自然与世界的中介,个体自由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无论是绘画、雕塑,还是艺术活动,都会散发出灵韵。其艺术既有明显的历史主义对现实社会批判与纯粹审美状态的矛盾,也有理性主体受到后现代思想的质疑和冲击,却无法超越主体认识的有限性,不能融入更为客观化的社会,必然成为乌托邦。
-
格林童话故乡的艺术学院
-
作者:
暂无
来源:
私人飞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权力
隐匿的威权
脱脂空间
身体乌托邦
人工的自然
塑身工业
权力的空间化
-
描述:
严格的录取标准 陈晨在国内大学学习油画,毕业以后想到德国继续学习自己的专业。经过权衡,陈晨在几所艺术学院中选择了卡塞尔艺术学院。她喜欢这所学院轻松自由的氛围,也喜欢这座城市散发出的浓重艺术气息。 卡塞尔艺术学院是德国最古老的艺术学院之一,至今已有225年的历史。在德意志的历史上,这所名校一向以开放的艺术态度、前卫的创新精神著称。
-
空山净语
-
作者:
姚静峰
来源:
私人飞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权力
隐匿的威权
脱脂空间
身体乌托邦
人工的自然
塑身工业
权力的空间化
-
描述:
无论一代词宗李清照还是国民才女林徽因,中国女性,一直都在各自的领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并且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作为一名当代女性艺术家,陈芸这位婉约清秀的川籍女子更是默默地勤奋耕耘着,除了其数甚众的油画和琉璃创作,如何将国学、香道、素食、茶艺、中式服饰等中国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也是她在不断学习、尝试并探索着的新中式生活方式。
-
雪茄的“指环”
-
作者:
Bright
来源:
私人飞机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物权力
隐匿的威权
脱脂空间
身体乌托邦
人工的自然
塑身工业
权力的空间化
-
描述:
老雪茄客们在一起品味雪茄时,有一个习惯性的顽皮举动——在快要结束“战斗”时,将茄标轻轻取下,套在手指上,像一个硕大指环。对于不易尝到的限量雪茄,这也是一种荣耀。 就像很多喜欢葡萄酒的人会收藏厚厚一本的酒标、整缸的软木塞一样,很多雪茄客也喜欢收藏茄标,用一个巨大的玻璃缸,里面五彩斑斓。当然,就如同很多名酒的软木塞上会有烙印一样,茄标也可以提供给我们很多关于这支雪茄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