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乌托】搜索到相关结果 6 条
-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
描述:
Paul Neagu,1938年生于罗马尼亚,1969年去英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世界各地的雕塑展,其作品为《时代》周刊、《美国艺术》等许多著名的杂志介绍,1999年5月在桂林雕塑创作营本刊对其进行了访谈。
-
雕塑应反映人性的不完美:对英国雕塑家Paul Neagu的访谈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
描述:
Paul Neagu,1938年生于罗马尼亚,1969年去英国。在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世界各地的雕塑展,其作品为《时代》周刊、《美国艺术》等许多著名的杂志介绍,1999年5月在桂林雕塑创作营本刊对其进行了访谈。
-
雕塑动态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艺术家
解放思想
乌托邦
雕塑家
英国
雕塑艺术
罗马尼亚人
完美主义者
《时代》周刊
-
描述:
雕塑动态
-
百年尽头:中国雕塑的末世面貌
-
作者:
本刊记者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政治社会
政治题材
述评
艺术展
全球资本主义
末世
二十世纪后半叶
乌托邦
雕塑
-
描述:
国家性的大型艺术展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巨大变革后呈现着新的概念,但也面临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新的挑战。 作为世纪末中国最后一个国家性大型艺术展,全国美展在隆重的国家盛典之时拉开了帏幕。雕塑无疑是这场艺术盛会的主角,中国美术馆因为有了雕塑主场而变得凝重、深沉,充满历史回味又不乏风情。这一感受性除了来自中国九十年代末奇特而又不可思议的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外,
-
百年尽头中国雕塑的末世面貌:第九届全国美展雕塑展述评
-
作者:
暂无
来源:
雕塑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政治社会
政治题材
述评
艺术展
全球资本主义
末世
二十世纪后半叶
乌托邦
雕塑
-
描述:
国家性的大型艺术展在经历了二十世纪后半叶的巨大变革后呈现着新的概念,但也面临着全球资本主义时代新的挑战。 作为世纪末中国最后一个国家性大型艺术展,全国美展在隆重的国家盛典之时拉开了帏幕。雕塑无疑是这场艺术盛会的主角,中国美术馆因为有了雕塑主场而变得凝重、深沉,充满历史回味又不乏风情。这一感受性除了来自中国九十年代末奇特而又不可思议的后政治社会文化背景外,
-
“技术乌托邦”的迷幻
-
作者:
程亚文
来源:
粤海风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乌托
还原论
情感本体
制造专家
阿尔温
五彩斑斓
考察技术
技术乌托邦
未来学家
-
描述:
有一种观念是我一直不太赞同的,这个观念与阿尔温·托夫勒有关。托夫勒是“未来学家”。未来学家的趣味。是预测未来,假如把未来描绘得五彩斑斓一些,我想这是能够取悦很多人的,人往往习惯于希望并且相信明天会比今天好,这是人性的偏向。托夫勒大概也就是这么一类,在他的笔下未来总是很精彩,虽然他也偶尔说些“道路是曲折的”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