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刘大白《秋晚的江上》赏析
作者: 孙俊强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归巢的鸟儿. 尽管是倦了. 还驮著斜阳回去。 双翅一翻. 把斜阳掉在江上: 头白的芦苇, 也妆成一瞬的红颜了。 刘大白是晚清贡生,旧文学根基颇深.所以他写的一些写景小诗自觉或不自觉的借鉴旧体诗词的素养。如小幅的描写,简洁的勾勒,意境的刻画,这都是旧体诗词中常用的手法。他用新体诗的形式表现出来.则反映出他大胆趋时,刻意求新的性格。 归鸟何以倦了?鸟倦实在也是人倦。这是诗人的想象,同时也是诗人情感的移入。一个“驮”字,突出鸟倦的程度,也是对景致的进一步渲染。诗的第二节,鸟翻双翅,抖落斜阳,这种夸张的描写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鸟翻双翅,抖落斜阳,在情绪上也是一种发展,它表明鸟不堪负担,希冀于一种自由的生活。诗的结尾,通过“妆”和“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归鸟、斜阳、清江、芦苇……一组五彩斑斓的景象交相辉映,倦鸟、驮着、翻翅、掉落、妆成……一组动感十足的场景相继登场.这宁静优美的景色,浸透着诗人的瞬间感受,流露出诗人的无比欣悦心情。归鸟与斜阳在空间上相距遥远.诗人却将其融汇于鸟儿在通红的残阳里寻觅归巢的大平面中.构成一幅精致的小景,一帧色彩明丽的风光小品。但由于其中融入诗人的情感.成为了一首形散而意浓、隽永而优美的绝妙的小诗。
玲珑的扇画 理智的结晶——刘白羽散文《晨》赏析
作者: 李凌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发展的逻辑顺序是先剖析早晨的可爱之处主要在于具有生气勃勃的品格,接着又把早晨看作是战斗的开始.胜利的前奏,最后又以早晨来象征我们的时代,象征正在拼搏奋战的群体行为。这样步步提升,把读者引向越来越
毕淑敏和《血玲珑》
作者: 田涛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 早早突然患了一种罕见的血液病,为了救她只能进行骨髓移植,医院发现她的髓型极为特殊。在女儿最危险的时刻,父亲夏践石生性懦弱,毫无主见。而卜绣文却十分镇定,显示了非凡的意志力,这使留学归来
形神兼备意蕴柔婉美的生命----《紫藤萝瀑布 》导读
作者: 胡基良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悟出历史的沧桑,人生命运的浮沉,生命的曲折。之后作家又回到眼前:“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开得这样盛……紫色的瀑布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毅然得出“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的主题。作家
生活在梦境与现实中
作者: 赵结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算算命吧?” 是深夜. 又是清冷的下午, 敲梆的过桥. 敲锣的又过桥. 不断的是桥下流水的声音。 古镇人相信天数,相信一切外在的神力可以主宰
2009年中考"词语运用"题分类解析与新题预测
作者: 余俊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考点透视】“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为中考必考内容。2009年各地中考试题多从以下角度设题:(1)近义词的辨析;(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3)明确词语的搭配关系;(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5)正确使用
春节这后话元宵
作者: 习道菊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香车宝辇溢遍衙。”(李商隐1“万户皆集会,百戏尽前来。”“竟夕鱼负灯,彻夜龙衔烛。”(薛道衡)这些诗句都是对朝野元宵灯会盛况的生动描述。 唐朝时,元宵之夜观灯游乐已极盛行。从王公贵族
围绕中心巧选材 精挑细筛出华章
作者: 王礼平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华章须用材料来构建,不管哪种类型的文章,都需要捌料作支撑。如果说主题是文章的“灵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材料就是文章的“血肉”了。材料的好坏决定着文章质量的高低,选材用材都必须围绕中心开展
珠穆朗玛
作者: 宁琳净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永远以一种向上的姿势 赋予雪域永恒的高度 珠穆朗玛 你是东方巨龙昂起的头 一万年屹立不倒 锻造出世界之巅不朽的传说 一次次攀登 一次次寻找风的高度 那柄穿越岁月的冰镐 一直沿着你的雪线 斫开绵延千里的歌声 在世人的瞳孔里 你是一幅圣洁的岩画 在攀登者的视线里 你是高原精神的图腾 当雪莲铺就一条遥远的路 当北京奥运的圣火 照亮你生动的脸 当我带着一颗虔诚的心 沿着喜马拉雅山脉 沿着天路的走向来造访你 珠穆朗玛 你就像一位身披哈达的圣母 冰川上跳跃着你永生的灵魂 总渴望将你放在心灵的某个角落 用格桑花点缀 用高原的颜色 营造旷世不变的意境 让那种至高无上的风景 深植在雪的根部 让堆积千年的雪不再缺氧 流淌成一泻千里的江河 寺庙的钟声 唤醒了你头上迎风招展的旗云 如缪斯尽情舞蹈 阳光下的珠穆朗玛 伫立在天地之间 如一尊雪鹰苍劲的雕塑 挺拔.伟岸 诠释着生命沧桑的哲理
偶像就是偶尔崇拜的对象
作者: 曾凡菊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特感受   小学语文阅读   课本剧   阅读对象   不悱不发   缀文者   不愤不启   学语文   自主阅读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  
描述: 让你成为明星。”的确,“一夜成名”在演艺圈也时有发生。“小燕子”赵薇正是“幸运儿”。网络上也流传“小燕子”干过不怎么漂亮的事,做时装秀时竟穿上了日本军国主义侵华时的国旗。赵薇可是大学生呀!更何况许多演
< 1 2 3 ... 97 98 99 ... 101 102 10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