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主】搜索到相关结果 1100 条
-
具象与抽象:从“苏比拉克巡回大展”谈起
-
作者:
卢永琇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欧洲文化
高迪
西方艺术史
达利
表现主义
轮廓线
青铜雕塑
圣家族大教堂
拉克
-
描述:
骑士,在欧洲文化中是个古老、永恒的主题。当代西班牙雕塑家苏比拉克(1927—2014),创作了一系列这一题材的作品,用他自己的独有方式,诠释了这一主题。1977年他创作的《骑士》青铜雕塑,通过凹凸
-
当代俄罗斯纪念碑及其文化探寻
-
作者:
蒋进军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静静的顿河》
主题性
救世主大教堂
伏尔加格勒
单体的
苏联时期
亚历山大二世
雕塑公园
阿尔巴特
卫国战争
-
描述:
的是莫斯科俯首山胜利纪念碑综合体。莫斯科俯首山胜利纪念碑综合体建于1985年至1995年间,是"二战"胜利50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的。综合体包括胜利纪念碑主碑、伟大的卫国战争纪念馆、三座纪念教堂、"二战"军械武器露天陈列园、一些单体的主题性纪念雕塑和胜利公园等几部分组成。胜利纪念碑综合体加
-
国家画院举行丝绸之路采风写生展
-
作者:
曾琼莹
来源:
美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文联
国画院
写生作品
刘大为
分党组成员
杨晓阳
美术创作
中国美协
副主席
中国国家画院
-
描述:
隆重开幕。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化部原副部长赵少华,中国文联原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牧,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
-
中国写实油画的三个阶段
-
作者:
艾轩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油画家
布面油画
中国绘画史
荷尔拜因
克拉姆斯柯依
写实油画
表现主义
艾轩
委拉斯开兹
中国油画
-
描述:
油画从西方传入中国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首先进入的就是写实油画。写实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法派";第二阶段是"苏派";第三阶段是"当代派"。由1900年算起吧。由当时留学法国和欧洲一些国家的中国习画人学成带回的,这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件大事,因为成规模地把西洋油画引入中国耕植,本身就是一个历史性的创举,但是令人困惑的是,他们学了这么些年,也在欧洲的博物馆里看到了那么多古典大师的精品,可是我们从他们回国后
-
试论中央大学艺术系写实油画的多元形态
-
作者:
朱平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多元化
民国时期
写实主义
中央大学艺术系
油画
-
描述:
民国时期,南京中大艺术系油画实践以倡导纯正坚实的写实主义画风而著称。艺术风格在整体上具有严整朴实和醇厚质朴的特点,在崇尚写实的基础之上又兼容了艺术个性的多元化形态。本文结合徐悲鸿、吕斯百、吴作人、黄显之、秦宣夫的油画实践加以探讨,希望为全面理解中大艺术系写实主义油画艺术特点提供参考。
-
摄影式油画创作谈
-
作者:
李宽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象
影像记录
费舍尔
画面效果
新表现主义
影像特征
影像表达
当代油画
埃里克
油画创作
-
描述:
面貌的原有方式,进而转化为利用影像表达对象思想。典型的利用摄影技术的艺术家—埃里克·费舍尔,作为20世纪末美国本土新表现主义油画的代表画家,其代表作为《海滩》系列、《坏男孩》、《梦游者》等,这些作品均极具影像特征,不难看出,
-
油画艺术创作的情感体现
-
作者:
彭伟时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
情感
创作主体
-
描述:
情感作为艺术的本体,支撑着整个油画创作。生活是艺术的源泉,一幅成功的油画作品是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真情实感的表达。艺术表现情感,而不同的文化环境必然产生各自不同的绘画风格,因为本土绘画风格深深地影响着艺术家,包括他的生活与思想,所以艺术家所表现的内容势必具有该民族的精神。
-
三峡主题性风景油画创作谈
-
作者:
许世虎
王明国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峡
创作
主题性风景油画
-
描述:
著名画家许世虎先生先后创作出的三峡主题性风景油画系列影响海内外,本文即许世虎三峡主题性风景油画的系列创作缘由、创作构思、创作过程、创作主题、主题性风景画创作的难度、美学追求、创作经验等方面的访谈纪要
-
大型油画《八千女兵赴新疆》的创作与研究
-
作者:
王永国
来源:
美术大观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大历史题材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油画创作
-
描述:
大型油画《八千女兵赴新疆》,系"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工程"的创作任务之一。画家及其创作团队经过文献调研、立意构思、画面初创、现场采风和对当事人采访等一系列的工作,最终找到了本题材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方法。这是一次现实的浪漫主义的创作实践。
-
唯有黑暗使众生平等(组诗)
-
作者:
施施然
来源:
钟山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圣母
众生平等
《最后的晚餐》
组诗
二年级
天主教
-
描述:
那个天主教女生 她是我小学一到二年级的同学 也是闺蜜。每天一起上学 放学后轮流到她家或我家写作业 第一次见到油画《圣母玛丽亚》和 《最后的晚餐》,是在她家的墙上